一票赢得的法兰西第三共和国被有的人称为不光彩的.从窗缝潜入的共和国,还有人预言它会很快倒塌,但是它却出乎意料地发展了70多年之久。其主要原因是
A.它不断地对外扩张 | B.实行铁血政策的结果 |
C.它适应了经济发展的要求 | D.责任制内阁的高效运转 |
传统观念认为,市场经济是资本主义特有的东西,计划经济是社会主义经济的基本特征。初步改变人们这一传统观念的是
A.十一届三中全会 | B.“视察南方谈话” |
C.中共十四大 | D.中共十五大 |
中共八大是对我国建设社会主义道路的一次成功探索。主要体现在
①正确认识了中国国内的主要矛盾
②纠正经济建设中的“左”的错误
③把党和国家的工作重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
④提出了把我国变为工业国的主要任务
A.①③ | B.②④ | C.①④ | D.②③ |
图一反映的历史信息与图二反映的历史信息相比,主要区别在于
A.是否采用机器生产 | B.其产品是否直接投入市场 |
C.是否雇佣工人进行生产 | D.资金是否充足 |
以下是上海海关进出口货物统计,表中数据最能反映出
年份 |
中国进出口英国毛纺织品占当年英国输华商品的比例 |
中国对英国出口农副产品工业原料占当年中国出口的比例 |
1850年 |
6% |
2% |
1860年 |
4% |
6% |
1869年 |
30% |
13% |
A.英国对华输出的毛织品逐年增加 |
B.中国茶叶质高价廉具备较强竞争力 |
C.中国逐步沦为外国的商品市场和原料产地 |
D.中国开始卷入世界资本主义市场 |
江苏松江、太仓一带原是中国手工棉纺织业中心,素有“衣被天下”的盛名。鸦片战争以后,由于洋布畅销,“松太布市消减大半”。东南沿海许多以纺织为业的乡村,也受到很大冲击,已无棉可纺,无布可织。这一历史现象反映了中国
A.出现了资本主义萌芽 | B.商品经济渐趋衰落 |
C.民族纺织工业兴起 | D.自然经济开始解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