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适指出,“……评判的态度含有几种特别的要求:(1)对于习俗相传下来的制度风俗,要问‘这种制度现在还有存在的价值吗?’(2)对于古代遗传下来的圣贤教训,要问‘这句话在今天还是不错吗?’(3)对社会上糊涂公认的行为与信仰,都要问‘大家公认的,就不会错了吗?人家这样做,我也该这样做吗?”材料中胡适强调的是
A.对古代制度的彻底否定 | B.对事物怀疑、质疑的态度 |
C.不很相信存在过的事物 | D.对事物的评判要依据现状 |
虎符是古代的兵符,是帝王或将帅授予下属兵权或调动军队的凭证。下列选项中能够体现后世统治者替代虎符作用的制度设计是( )
A.秦朝设立太尉 | B.唐朝设立三省 |
C.宋代设枢密院 | D.清代设军机处 |
汉武帝时的《出界律》规定:诸侯王只能在自己的封地活动,绝对不能私出国(诸侯国)界。这一规定的根本目的是( )
A.强化君主专制 | B.加强思想控制 |
C.防止诸侯割据 | D.加强中央集权 |
封泥又叫“泥封”,它不是印章,而是古代用印的遗迹。封泥中隐含着诸多历史信息。下图是西汉时期关于地方制度的封泥,从中不能获取的结论是( )
汝南郡项县“项长之印” 河间王刘辟疆“河间王玺”
A.西汉继承秦朝的地方制度 |
B.西汉初年分封同姓王 |
C.西汉初年实行郡国并行制 |
D.中央和地方矛盾激化 |
宗法制和分封制是西周重要的政治制度。以周封伯禽于鲁国,鲁国内部又再度分封若干小国为例,以下有关分封制与宗法制关系的说明,最适当的是( )
A.周天子为鲁国大宗,鲁国内部再分封诸国也以周天子为大宗 |
B.鲁国国君是鲁国内部诸国的大宗,周天子则为鲁国小宗 |
C.周天子是包括鲁国在内各封国的大宗,鲁国国君则是鲁国内部诸国的大宗 |
D.周天子为一族,伯禽另为一族,在宗法上二者并无关系 |
“古代的住宅,东偏是祠堂,即庙,西偏是家屋,即寝。古代的家庭,最重要的……祭祖自属大事。”材料揭示了( )
A.分封制的巩固 | B.宗法制的影响 |
C.宰相制的实行 | D.内朝制的推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