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分材料出一分货,十分材料出十分货,没有材料便不出货。”这话听来好像很对,没有材料你出什么货?没有史料你写什么历史?但深入追寻一下,也是有问题的。……所以,不是一分材料出一分货,而是同一分材料在不同人的脑袋里,在不同时代的人的脑袋里可以出好多分货。对这段话理解最为准确的是
A.史料是历史学的重要基础 | B.史料解读当遵循逻辑性 |
C.史料蕴含信息有多寡之分 | D.史料解读具有主观差异 |
“方里而井,井九百亩,其中为公田。”(《孟子.滕文公上》)关于材料反映出的土地制度表述正确的是()
A.反映的是原始社会出现的井田制 |
B.公田实际上为贵族占有 |
C.私田是村社成员的私有土地。 |
D.该制度瓦解的根本原因是税制改革 |
关于图片表述错误的是()
A.反映出精耕细作的农业生产模式 |
B.使用的是曲辕犁 |
C.铁器牛耕推动了生产力的发展 |
D.能促进小农经济的发展、 |
下列关于二战后国际关系格局表述错误的是()
A.二战后在雅尔塔体系的基础上形成两极格局 |
B.两极格局形成的主要原因是美苏社会制度、意识形态和国家利益的冲突 |
C.东欧剧变、苏联解体标志着两极格局的瓦解 |
D.两极格局瓦解后形成多极化格局 |
新中国的政治建设是一个曲折发展的过程,下列论断表述错误的是()
A.1949年新中国成立,正式确立政治协商制度,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
B.“文革”严重破坏了中国的民主与法制 |
C.平反“文革”前后的冤假错案,是新时期民主法制建设的首要环节 |
D.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的基础是基层民主选举 |
胡锦涛指出:“中国国民党和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抗日军队,分别担负着正面战场和敌后战场的作战任务,形成了共同抗击日本侵略者的战略态势。”对此理解不正确的是
A.肯定了国民党军队的抗战 | B.正面战场和敌后战场互相配合 |
C.抗日军队由国共两党共同领导 | D.国共两党是中国抗战的主要力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