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图是我国南方某流域两时段月平均地表径流量示意图。完成以下问题。与a曲线比较,b曲线有显著差异的主要原因可能是( )
A.气温上升 | B.降水减少 |
C.植被增加 | D.地形趋陡 |
与a时段比较,b时段该流域( )
A.地下径流明显减少 | B.地表径流显著增加 |
C.流域内水循环减弱 | D.洪峰径流明显减少 |
若该流域地势平坦,则一次暴雨后地表径流量( )
A.裸地>牧草地>林地 | B.裸地>林地>牧草地 |
C.林地>牧草地>裸地 | D.牧草地>裸地>林地 |
目前,一般城市选择远郊建造公租房、经济适用房,影响决策的主导因素是
A.土地价格 | B.地租支付能力 | C.交通条件 | D.土地利用效率 |
图为我国东部地区甲、乙两城市三个年份的常住人口密度分布图,图中楼高表示2000年城市商务楼相对高度。读图回答题。下列说法正确的是(双选)
A.1982-2000年,两城市的市中心人口密度变化特征相同 |
B.1982-2000年,两城市的市中心人口密度变化特征不同 |
C.2000年甲城市的人口规模比乙城市的小 |
D.2000年乙城市的服务范围比甲城市的小 |
关于2000年两城市功能区分布的推断,最有可能的是
①甲城市的中心商务区位于M处②乙城市的中心商务区位于P处
③甲城市的卫星城位于N处④乙城市的卫星城位于Q处
A.①② | B.②③ | C.①④ | D.③④ |
2010年1月海地发生7.3级地震,几十万人遇难;同年2月智利发生8.8级地震,数百人丧生。图为两次大地震震中位置示意图。读图回答题。两次大地震
A.震中都位于太平洋沿岸 | B.震中都位于两大板块交界处 |
C.能量源自地球内部 | D.遇难人数的多少取决于震级的大小 |
图中甲、乙两区农业发展条件的相同点是
A.地域狭小,耕地规模小 | B.终年光照充足 |
C.雨热同期 | D.全年降水分配均匀 |
图1为两种地质现象示意图,图2为华北某地区等高线地形图。结合图文材料,回答题。
图1图2发生图1所示两种地质现象共同的必要条件是
A.突发地震 | B.坡度较大的山地 | C.连降暴雨 | D.地表堆积物较多 |
图2所示的四处房屋,阳光射入时间最长,且受图5所示地质灾害威胁最小的是
A.a | B.b | C.c | D.d |
读以南极点为中心的半球图(如图),图中阴影部分表示地球上某种资源的分布,箭头表示洋流。根据图中提供信息,回答题。若人类不合理利用分布于图示阴影区的资源,将可能会出现
A.能源供应紧张 | B.酸雨现象更加严重 |
C.喜马拉雅山的雪线上升 | D.臭氧层空洞 |
下列关于图中洋流的说法正确的是
A.西风漂流,向西流,暖流 | B.西风漂流,向东流,寒流 |
C.秘鲁寒流,向东流,寒流 | D.西风漂流,向东流,暖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