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地名有时包含方位信息,古代地图方向设置则具有多元化特点,原则上尽量方便用图者. 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各题。洛阳因紧靠洛河而得名,据此可以判断洛阳古城遗址位于洛河( )
A.以东 | B.以西 |
C.以南 | D.以北 |
古代海防图,最可能设置为“上南下北”方位的地点是( )
A.广西北海 | B.福建厦门 |
C.河北秦皇岛 | D.山东威海 |
右图所示区域为地球某日的夜半球,A为圆心。读图回答12~13题。 A点的坐标和该日正午太阳高度分别是 ()
A.10°N,80°E 80° | B.10°S,80°E 70° |
C.10°N,100°W 80° | D.10°S,100°W 70° |
此时北京时间是
A.2 点40 分 | B.14 点40 分 | C.13 点20 分 | D.1 点20分 |
图(甲)和地球公转速度变化图(乙),回答10—11题甲图中 M 点的纬度、乙图中 N 点对应的月份分别是 ()
A.30° 1 月 | B.60° 7 月 |
C.60° 1月 | D.30° 7 月 |
当公转速度为N时 ()
A.漠河市民欢度“白夜” |
B.新西兰南部海域冰山座座 |
C.松花江畔银装素裹 |
D.悉尼处于雨季 |
右图中 MON 表示晨昏线,阴影部分表示 6 日,非阴影部分与阴影部分的日期不同,据图回答8~9题。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地球公转速度较快 | B.Q点所在经线的地方时为0 时 |
C.MO为晨线 | D.NO为晨线 |
时北京时间为 ()
A.6 日12 时 | B.7日12时 | C.![]() |
D.5 日12时 |
读右图,回答6-7题。甲、乙、丙三艘船同时出发驶向180°经线,而且同时到达,速度最慢的是( )
A.甲 | B.乙 | C.丙 | D.乙和丙 |
若甲、乙、丙三阴影区所跨纬度一样,那么有关这三个阴影区域比例尺大小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甲的比例尺最小,丙的比例尺最大 |
B.甲、乙、丙的比例尺相同 |
C.乙的比例尺最小 |
D.甲大于乙,乙大于丙 |
右图是某地区等高线图,读图回答4-5题。图中a、b、c、d四点中,可能形成小溪的是( )
A.a | B.b | C.c | D.d |
图中XY、MN的交点,在剖面图上对应的点是( )
A.①③ | B.②④ | C.①④ | D.②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