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化学与生活、生产密切相关。请回答下列问题:
(1)生活中硬水软化的常用方法              
(2)食品袋内充入氮气的目的是               
(3)稀有气体能制成多种用途的电光源的原因                          
(4)做饭时,有时燃气灶或煤炉的火焰呈现黄色或橙色,锅底出现黑色,此时应将灶具或炉具的进风口          
(5)在书写具有保存价值的档案时,最好使用       (填序号 )
A.纯蓝墨水笔      B.碳素墨水笔       C.圆珠笔
(6)纳米级材料二氧化钛(TiO2)能有效去除因装修带来的多种有害气体.TiO2中Ti的化合价为         
(7)硫化镉是“纹身彩贴”的主要成分,可经皮肤进入人体内,干扰人体正常的新陈代谢。已知硫化镉中镉(Cd)元素化合价为+2、硫元素的化合价为-2,其化学式是     
(8)用活性炭除去装修产生的对人体有害的气体,利用了它的       性。
(9)油库、面粉厂都要严禁烟火的原因                            
(10)实验室用酒精作为燃料:                     (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11)小明在生活中观察到:点燃的小木棒燃烧端朝上,往往没燃尽就熄灭,而燃烧端朝下,往往不易熄灭。从燃烧的条件来看,你认为燃烧端朝上的小木棒,没燃尽就熄灭的最主要原因是                     ,若将小木棒事先涂油,燃烧端朝上也不易熄灭,请说明原因:                            
(12)许多家庭做饭用罐装的“煤气”作燃料,罐中所装的是液化石油气。
①它是石油化工的一种产品。石油属于     能源(填“可再生”或“不可再生”)。
②若厨房失火时,移走“煤气罐”,这是利用了     原理灭火(填序号)。
A.清除可燃物       B.使可燃物与氧气隔绝         C.降低可燃物的着火点

科目 化学   题型 填空题   难度 中等
知识点: 氢气的化学性质与燃烧实验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2014年黑龙江省哈尔滨市】如图所示,用“”表示A原子,“●”表示B原子,“”表示C原子,在点燃条件下,每四个甲分子能与三个乙分子反应,生成两个丙分子和六个丁分子。从微观角度回答下列问题:

(1)在丙中将相关粒子图形补充完整;
(2)丁物质属于化合物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如图是某化学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和“”分别表示两种不同的原子,请根据图示回答下列问题.

(1)参加反应的甲和乙的分子个数比是
(2)一个丙分子由 个原子构成;由大量丙分子聚集成的丙物质 (填“可能”或“不可能”)是氧化物.
(3)该反应的基本反应类型是

下面是某工厂苛化法生产烧碱的示意图。请回答下列问题:

(1)烧碱属于(填酸、碱或盐),应该保存,否则烧碱会变质,其原因是
(2)X的化学式是_,生石灰可以由(填名称)高温煅烧而得,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3)操作②的名称是;结晶得到的固体烧碱中可能含有少量的;烧碱有强烈的腐蚀性,如果不慎将碱液沾到皮肤上,可先用较多的水冲洗,再涂上稀溶液。
(4)滤液C可加入反应池循环再利用,目的是降低生产成本和防止

根据下图回答问题。

(1)写出图中标号仪器的名称:
a, b
(2)实验室用高锰酸钾制取制氧气的发生装置是,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3)选择气体收集方法时,必须考虑的气体性质有(填字母序号)。
A.颜色B.密度C.溶解性D.可燃性
(4)某同学连接A、F、G进行实验,A中所加药品不同,G中所加药品相同。
①若实验时F中蜡烛熄灭,G中溶液变浑浊,则A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②若实验时F中蜡烛燃烧更旺,G中溶液变浑浊,则A中产生的气体具有的化学性质是
③G中溶液变浑浊的化学方程式为,将G中的白色浑浊物从液体中分离出来的操作名称是

生活处处离不开化学。
(1)常吃粗粮有助于健康。下表是玉米中的主要营养成分:

成分
蛋白质
油脂
糖类
水、维生素和无机盐等
质量分数
约10%
约5%
约80%
约5%

其中能为人体提供能量的有油脂、蛋白质和
(2)某食谱:主食——馒头;配菜——红烧肉、骨头汤。“骨头汤补钙”中的钙是指(填“原子”、“分子”、元素”)。从营养角度看,你认为还应补充的食物是
(3)山药中含有碱性皂角素,皮肤沾上会奇痒难忍。你认为可涂厨房中的来止痒。
(4)下列物质不能用于人体补钙的是(填字母序号)。
A.牛奶B.生石灰C.熟石灰D.高钙麦片
(5)某钙片每片含碳酸钙1000 mg,若老年人每天需服用该钙片补钙800mg,则每天需服用此钙片片。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