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合水和溶液的相关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对于沉淀、过滤、吸附、蒸馏等净化水的操作,相对净化程度较高的是 。
(2)水是化学实验中常用的试剂,下列各组物质能用水鉴别的是 (填字母)。
A.氢氧化钠和硝酸铵 B.食盐和蔗糖 C.高锰酸钾和碘
(3)欲配制100g溶质质量分数为10%的氯化钠溶液,完成此实验的正确操作顺序是 。
①溶解 ②把配好的溶液装入细口瓶 ③称量 ④计算 ⑤量取
(4)如图是a、b、c三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回答下列问题:
①P点的含义是 。
②在t 2℃时,向30克a物质中加入50克水,充分溶解后所得溶液的质量是 克。
③将t 1℃时a、b、c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升温至t 2℃,所得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大小关系是 。
④a物质中含有少量c物质,可用 方法提纯a物质(填"降温结晶"或"蒸发结晶")。
固休A,B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
(1)10℃时,10g水中分别溶解A、B达饱和,溶解得更多的物质是
(2)当A、B的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相同时,溶液的温度是
(3)把100 g质量分数10%的B溶液从30℃降温到10℃,此时B溶液的质量分数是。
某兴趣小组的同学对一包久置的生石灰(
)干燥剂产生了好奇,于是他们对这包干燥剂的成分展开了探究。
【提出问题】这包干燥剂是否变质,成分是什么?
【猜想假设】猜想一:全部是
;
猜想二:是
和
的混合物;
猜想三:全部是
;
猜想四:是
和
的混合物。
【实验探究】(1)取部分该干燥剂于试管中,加水无放热现象,说明干燥剂中不含。
(2)继续向试管中滴加足量稀盐酸,有气泡出现,说明这包干燥剂中含有。
(3)为了进一步确定这包干燥剂中有无其他成分,小组同学设计了以下二种方案。
另取部分干燥剂于烧杯中,加水并搅拌,静置后取上层清液于3支试管中。请你参与实验,并填写表中的空白:
实验方案 | 方案一 | 方案二 | 方案三 |
实验操作 | ![]() |
![]() |
![]() |
写出方案二发生的化学反应方程式。
【实验结论】通过以上实验探究,得出猜想成立。
【拓展迁移】小组同学反思生石灰干燥剂变质原因,认识到实验室保存氧化钙应注意。
某同学模仿物理课上学到的"串联电路",设计了如下气体制取与性质验证的组合实验。打开分液漏斗活塞后,
中出现大量气泡,
中白磷燃烧,
中液面下降,稀盐酸逐渐进入
中。请看图回答问题:
(1)
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2)
中白磷能够燃烧的原因是;
(3)
中的实验现象是;
(4)用
装置收集气体的依据。
我省具有较丰富的煤炭资源,煤制取乙二醇的产业化发展已被列入我国2009-2011年石化产业调整和振兴规划.煤制取乙二醇的流程示意图为:
(1)煤属于(填"可再生"或"不可再生")能源.
(2)合成气具有还原性,写出CO还原氧化铜的化学方程式:;
(3)乙二醇与乙醇化学性质相似,推测乙二醇的一个化学性质:;
(4)合成气
为原料不可能得到的物质是(填字母序号).
A. |
a.草酸 b.甲醇 c.尿素 |
⑸从煤直接作燃料到用煤制取乙二醇,你得到的启示是.
某校化学课外活动小组在一次活动中,取刚降到地面的雨水水样,每隔5分钟用
计测定一次
,其数据如下表:
测定时刻 |
6︰05 |
6︰10 |
6︰15 |
6︰20 |
6︰25 |
6︰30 |
4.95 |
4.94 |
4.94 |
4.88 |
4.86 |
4.85 |
已知:正常雨水的
约为5.6,酸雨的
小于5.6。
(1)所取的雨水是否为酸雨?(填"是"或"否");在测定的期间,雨水水样的酸性随着时间的变化逐渐(填"增强"或"减弱")。
(2)经调查,这一地区有一座燃煤发电厂(生产过程中产生
),某同学设计用火碱来吸收生产过程中产生的
,将其转化成亚硫酸钠(
)。请你帮他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3)若用
试纸测定雨水的酸碱度,测定方法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