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北京APEC会议期间,空气质量是人们谈论的话题之一。从经常发生的雾霾天气看,治理污染刻不容缓。
(1)酸雨是指pH小于5.6的降水。煤燃烧时排放出 、 (写化学式)等污染性气体,这些气体或气体在空气中发生反应后的生成物溶于水,会形成酸雨;
(2)PM2.5是指大气中微粒直径小于2.5um的颗粒物。下列物质中不会形成PM2.5的是 (填序号)。
A.焚烧秸秆 B.汽车尾气排放 C.太阳能发电
(3)“低碳”是一种生活理念,也是一种生活态度。下列做法中不符合“低碳”要求的是 (填序号)。
A.节约纸张 B.大量使用化石燃料 C.提倡使用节约技术和节能产品
(4)“三效催化转换器”可将汽车尾气中的有毒气体转化为无污染的气体,其中某个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如下。从图示获得的下列信息错误的是 。
A.该图已表示出质量守恒定律
B.反应前后共有4种分子
C.乙和丙中所含原子种类相同
用化学式填空:可用于改良酸性土壤的物质是;常用作复合肥的盐是.
根据下列仪器或物品,结合所学化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①写出图中标号仪器的名称:a (1),b(2)。
②设计一套随开随制,随关随停制CO2气体的发生装置(不考虑夹持或支撑仪器,下同)。应选用的有关仪器(或物品)的编号是(3)。实验室用稀盐酸与大理石制取CO2气体的化学方程式为(4)。
③实验室用过氧化氢溶液与二氧化锰制氧气,还需控制反应速度,应选用的仪器编号是(5);化学方程式是(6);该反应中二氧化锰起(7) 作用。
化学科技小组同学模拟工厂苛化法生产烧碱的示意图如下:
请回答下列问题。
①写出煅烧石灰石的化学方程式(12);操作2的名称是(13)。
②若反应器中纯碱全部反应,但结晶得到的固体烧碱中还含有少量的杂质,原因是(14),检验该杂质选用的试剂是(15),检验时观察到(16),说明结晶得到的固体烧碱确实含有少量杂质,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17)。
③滤液C可加入反应容器循环再利用,目的是(18)。
④若投入反应容器中的纯碱为nmol,则为了确保纯碱全部转化为烧碱,投入生石灰的物质的量取值范围是(19)。
根据表中NaCl和KNO3溶解度数据,回答下列问题。
温度/℃ |
0 |
20 |
40 |
60 |
80 |
100 |
NaCl溶解度(g/100g水) |
35.7 |
36.0 |
36.6 |
37.3 |
38.4 |
39.8 |
KNO3溶解度(g/100g水) |
13.3 |
31.6 |
63.9 |
110 |
169 |
246 |
①40℃时,NaCl的溶解度是(7)。
②20℃时,将等质量KNO3和NaCl固体,分别加入到盛有100g水的烧杯中,充分搅拌后现象如图1,加热到60℃时现象如图2(不考虑水分蒸发)。
根据图1和图2现象判断:甲烧杯中的固体是(8);将图2中的两溶液降温至40℃时,对两种溶液的分析正确的是(9)。
A.甲一定是饱和溶液
B.两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一定相等
C.乙一定是不饱和溶液
D.甲一定会析出晶体
E.甲溶液浓度一定大于乙溶液浓度
③如果60℃时KNO3饱和溶液中混有少量NaCl时,提纯KNO3可采用方法(10)。
④将等质量KNO3的饱和溶液和NaCl的饱和溶液从60℃降温到20℃后,所得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大的是(11)溶液。
生活中处处蕴含着化学知识,请回答:
①金秋十月,丹桂飘香。请从微观的角度解释该现象(1)。
②水是一种优良的溶剂,生活中用下列物质,通常能配成水溶液的是(2)(填字母)。
A.淀粉 | B.食盐 | C.植物油 | D.碳酸钙补钙片 |
③化肥中氯化钾和碳酸钾的作用相似,是因为都含有(3)元素;检验该元素常用焰色反应,现象是(4)。
④金刚石、石墨、C60都由(5)元素组成,它们的物理性质有较大差异的原因是(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