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2014年北京APEC会议期间,空气质量是人们谈论的话题之一。从经常发生的雾霾天气看,治理污染刻不容缓。
(1)酸雨是指pH小于5.6的降水。煤燃烧时排放出                (写化学式)等污染性气体,这些气体或气体在空气中发生反应后的生成物溶于水,会形成酸雨;
(2)PM2.5是指大气中微粒直径小于2.5um的颗粒物。下列物质中不会形成PM2.5的是       (填序号)。
A.焚烧秸秆       B.汽车尾气排放         C.太阳能发电  
(3)“低碳”是一种生活理念,也是一种生活态度。下列做法中不符合“低碳”要求的是    (填序号)。
A.节约纸张        B.大量使用化石燃料     C.提倡使用节约技术和节能产品  
(4)“三效催化转换器”可将汽车尾气中的有毒气体转化为无污染的气体,其中某个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如下。从图示获得的下列信息错误的是       

A.该图已表示出质量守恒定律
B.反应前后共有4种分子
C.乙和丙中所含原子种类相同

科目 化学   题型 填空题   难度 中等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7分)2014年2月7日,索契冬季奥运会开幕式在回顾俄罗斯过去到未来的绚丽"梦境"中拉开了帷幕。冬季奥运会需要大量材料。请回答:

(1)上图应用中使用的材料属于金属材料是____(填序号);2014 年索契冬奥会的火炬,制造火炬的铝合金材料具有较好的抗腐蚀性,请解释:“铝的化学性质比较活泼,却具有较好的抗腐蚀性”:____________。
(2)冬奥会火种采集工作已于2013年9月29日在希腊奥林匹亚进行。火炬外形像神话传说中的火鸟。采集圣火,在太阳光下将火炬燃料喷口伸向凹面镜焦点位置,打开阀门,点燃火炬。火炬传递结束后,采用关闭燃气阀门的方法熄灭火炬,其中蕴含的灭火原理是____________。采用丙烷(C3H8)作火炬燃料。丙烷燃烧时发出亮黄色火焰,反应生成水和二氧化碳,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
(3)冬奥运会对能量的需求很大。人类通过化学反应获得的能量,大多来自于天然气、____和煤等化石燃料。俄罗斯人在开发和使用新能源上进行了很多尝试,在街头发现一种不用外接电源的路灯(见下图,只要每天有短时间的光照就能使用,这种路灯使用的新能源是____。

化学就在我们身边,它能改善我们的生活。请从下列:

A.氧气
B.氮气
C.生石灰
D.熟石灰

E.氢氧化钠
F.小苏打
上述选项中选择适当的物质填空(填字母) 。
①空气中体积分数最大的单质____; ②改良酸性土壤的碱____;
③常用作袋装食品干燥剂的是____; ④可用来治疗胃酸过多的一种盐____。

(7分)纳米碳酸钙是一种重要的无机化工产品,下图是某厂生产纳米碳酸钙的工艺流程。

请回答下列问题:
(1)请完成并配平该工艺中生成CaCO3固体的反应方程式:
CaCl2+_________+CO2=CaCO3↓+__________+H2O
(2)若在实验室中进行该实验,操作l的名称是____,使用到的非玻璃实验用品(写一种)____。
(3)上述过程制得的碳酸钙粗品表面可能含有的可溶性杂质有_________(写一种化学式即可)。
操作2为:洗涤、检验和干燥,检验操作中选用的试剂为________(从下列试剂中选择序号)。
若检验过程中产生白色沉淀,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①NH4Cl溶液②AgNO3溶液 ③CaCl2溶液④Ba(NO3)溶液
(4)上述流程中的副产品可用作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写一种用途)

下面是几种实验室制取气体的发生装置与收集装置。

(1)出仪器名称Ⅱ
(2)实验室可用二氧化锰与双氧水制取氧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若要较好地控制产生氧气的速度,应选用装置(填编号)。
(3)用D装置收集氧气,操作的正确顺序为(填编号)。
a.将导管深入集气瓶口,气体进入瓶中
b.将装满水的集气瓶倒置在水槽中
c.当气体收集满时,用毛玻璃片盖上瓶口,将集气瓶移出水面放置
若用E装置进行排空气法收集氧气,气体应从(填“a”或“b”)端通入。

了解物质的结构,有利于理解和认识化学问题。
(1)下表为部分元素的原子结构示意图:

请回答下列问题:
①表中硫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X=____;若X=8,请写出该离子的符号_____。
②表中具有相对稳定结构的原子是________(填符号)。
③利用表中的元素写出符合下列要求的化学用语:含钠元素的氮肥化学式_____________;
含有10个质子的分子;发生中和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2)用“O”和“●”分别代表两种不同元素的原子,这两种元素组成的物质在一定条件下能发生以下反应,反应前后的微观模拟图如下:

①该反应的基本反应类型是
②据此可知化学反应前后不变;
③已知“O”的相对原子质量是“●”的 m 倍。该反应中生成物的质量比为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