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业上用甲和乙通过化合反应制备丙,下列是三种分子的模型图,根据下列微观示意图得出的结论错误的是
A.甲的化学式为C2H4 | B.保持乙化学性质的最小微粒是水分子 |
C.乙和丙都属于氧化物 | D.化学反应前后分子的种类都发生了改变 |
下列物质常用作钾肥的是
A.K2CO3 | B.Ca(H2PO4)2 | C.CO(NH2)2 | D.NaCl |
空气中含量最多的气体是
A.氧气 | B.氮气 | C.二氧化碳 | D.稀有气体 |
如图所示,其中甲、乙、丙、丁、戊分别是氧化铜、稀盐酸、氢氧化钙溶液、碳酸钠溶液、二氧化碳中的一种。图中相连的两圆表示相应物质能发生反应,已知甲和丁反应有气泡出现。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 甲与丙反应属于中和反应 |
B. | 乙和戊都是氧化物 |
C. | 丙与丁反应会生成白色沉淀 |
D. | 丁和戊反应属于化合反应 |
"魔棒点灯"趣味实验的操作为:取少量高锰酸钾晶体放在表面皿上,在高锰酸钾上滴加2~3滴浓硫酸,用玻璃棒蘸取后去接触酒精灯的灯芯,酒精灯立刻被点燃了。你认为酒精灯能被点燃的主要原因是()
A. | "魔棒"具有神奇的功力使酒精灯点燃 |
B. | 高锰酸钾与浓硫酸的混合物能降低酒精灯的着火点,使酒精自发燃烧 |
C. | 它们之间发生化学反应,放出大量的热,使温度达到酒精的着火点 |
D. | 它们之间发生化学反应,产生大量氧气,酒精在氧气浓度大的环境中能自发燃烧 |
下列关于物质的性质和用途说法不正确的是()
A. | 氧气用于火箭发射,是利用氧气的可燃性 |
B. | 氮气用来保护粮食,是利用氮气常温下化学性质稳定 |
C. | 稀有气体充入霓虹灯,是利用稀有气体通电能发出不同颜色的光 |
D. | 二氧化碳用于灭火,是利用它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