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课文内容,回答下列问题。
(1)作者为什么把书橱比作是“广阔的世界,浩瀚的海洋”?
(2)读文章最后一小节,说说面对书中的无穷的宝藏,我们应该怎样做?
拓展阅读。
说说低碳生活
近日,首届世界低碳与生态经济大会暨技术博览会在江西南昌落下帷幕,大会向世界发出了值得关注的“中国碳信号”。其实,在此之前,低碳生活已经悄( )然走到我们身边,如今,正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成为一种时尚的生活态度。
所谓“低碳”,指的是较低(更低)的温室气体(二氧化碳为主)排放。“低碳生活”指的是生活作息时所耗用的能量要尽力减少,从而降低二氧化碳的排放量,是一种低能量、低消耗、低开支的生活方式。
那么,如何“低碳”地享受生活呢?
要过上“低碳生活”首先要摆脱自己的“电动依赖症”。因为电动电器会在生产和使用的过程中,消耗大量高含碳原材料以及石油,变相增加了二氧化碳的排放量。此外,室内设计应以自然通风、采光为原则,减少使用风扇、空调及电灯的几率。
其次,在交通方面要尽( )量节省能耗。如果出行到8公里以外的地方,乘坐轨道交通工具可以比乘汽车减少1 700克的二氧化碳排放量。开车出门的朋友,在购物时,要优先考虑使用轨道交通工具。如果迫不得已开车前往,一定要在购物前列好清单,尽可能一次购足。
再次,要低耗办公。要尽量多用电子邮件、MSN、QQ等通讯工具,减少打印机和传真机的使用。办公室内要多种植一些净化空气的植物,如吊兰、非洲菊等。它们可吸收办公室内的甲醛,也能分解复印机、打印机排出的苯,并能够咽( )下尼古丁。办公中的废纸可以集中重复利用或回收循环再用。
最后,“低碳”还跟饮食息息相关。我们每吃1公斤牛肉所排放的二氧化碳量约36千克,这其中包括屠宰、加工、运输等过程中众多的能源。相比之下,吃蔬果消耗的能源则要少得多。而我们日常所喝的碳酸饮料和果汁,从工厂处( )理、灌装、运输到销售,已经耗费了很多不必要的能源,造成了很多不必要的温室气体排放。有些容器甚至是不可降解的,所以很容易造成污染。
今年“世界地球日”的宣传主题特别把“倡导低碳生活”作为重要内容。让我们自觉行动起来,珍惜地球资源,保护我们的生存家园吧!
1.给文中加线的字注音。
2.下面的两个字你准备怎样记住它们的字形?
(1)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帷: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什么是低碳生活?请在文中用“_______”标出有关的语句。
4.“那么,如何‘低碳’地享受生活呢?”是一个_________句,其在文中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
5.就如何“低碳”地享受生活,作者从哪几个方面提出了建议?
(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联系生活实际,说一说在采取“低碳生活”方式方面,自己可以做些什么。(至少写出两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理解感悟。
但这雄奇的景观,竟然在逐渐消失。
20世纪80年代初,为了发电,瀑布上游建起一座世界上最大的水电站——伊泰普水电站。水电站高高的拦河大坝截住了大量的河水,使塞特凯达斯大瀑布水源大减。而且,周围的许多工厂用水毫无节制,再加上沿河两岸的森林被滥砍滥伐,水土大量流失,大瀑布水量逐年减少。
几年过去,塞特凯达斯大瀑布逐渐枯竭,[ ]在汛期,[ ]见不到昔日雄奇的气势。它在群山之中无奈地垂下了头,像生命垂危的老人,形容枯槁,奄奄一息。游人们常常乘兴而来,失望而去。
1.在文中[ ]内加上恰当的关联词语。
2.“但这雄奇的景观,竟然在逐渐消失。”这句话在全文中的作用是_________。
3.文中破折号的作用是_________。
4.这段话运用了_________和_________的修辞手法,把瀑布比喻成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两个词语说明了瀑布已无可救药。
5.“垂”在字典里的解释有:①东西一头向下;②流传;③接近,快要。请为下面词语中“垂”字选择恰当的解释。(填序号)
垂下了头( )生命垂危( )永垂不朽( )
6.将画线的句子改写成“被”字句和“把”字句。
“被”字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把”字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摘抄你喜欢的句子,并说明原因。
佳句摘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喜欢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拓展阅读。
为大自然请命
燕子的双腿被一个小孩“喀嚓”一声剪断;
奄奄一息的小猫“扑”的一声被抛向疾驶的车轮;
正在河岸上蜕壳的蜻蜓,被一双散步的脚有意识地踩扁;
鲜花被两个谈情说爱的人漫不经心地一瓣瓣撕碎、揉烂、碾成泥……
树上鸟窝里的幼鸟成了人类幼儿的玩物,任凭它们的母亲绕树嘶叫,直至心力交瘁,坠地而死;
顽童们兴奋地往返奔跑,享受踩踏虫尸所发出的脆响。
目睹这触目惊心的一幕幕,不能不令人心寒,感受最深刻的悲哀。
也许,与浩瀚人世相比,这些只不过是一出出不足挂齿的小小杂乱的悲剧而已,但不知几时开始,人类潜意识里有座冰山,人性就变麻木、冷漠、甚至残忍,以肆虐他族之苦,养己欢颜,并引为闲适雅趣。
生灵何罪之有?
就因为看不见它流泪流血,
就因为听不到它呼痛呼救,
就因为人类比它强大,
我们就可以任意践踏、蹂躏、摧残?
再微末也是生命,是比人类更加脆弱的生命。
人对世界总是不满意,却从不愿反躬自省,自己为这个世界做了些什么?
1.用“‖”将短文分为两部分,并概括每部分大意。
第一部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二部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文中的哪些词语让我们感受到了人性中的麻木、冷漠、甚至残忍的一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阅读下面句子,按要求完成题目。
目睹这触目惊心的一幕幕,不能不令人心寒,感受最深刻的悲哀。
(1)这个句子在文中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触目惊心”的意思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从“心寒”“悲哀”两个词语我们能感受到作者是一个什么样的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将这个句子改写成反问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短文最后几个自然段应读出__________的语气。
5.针对文中提到的现象,写几句你发自肺腑的话,呼吁人们爱护生灵、保护动物。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课内阅读。
(一)
据有幸飞上太空的宇航员介绍,他们在天际遨游时遥望地球,映( )入眼帘的是一个晶莹的球体,上面蓝色和白色的纹痕( )相互交错,周围裹着一层薄薄的水蓝色“纱衣”。地球,这位人类的母亲,这个生命的摇篮,是那样的美丽壮观,和蔼可亲。
1.这段文字写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在括号内给加点的字注音。
3.用“”画出具体写地球美丽壮观的句子。
4.根据理解完成填空。
(1)“蓝色和白色的纹痕相互交错,周围裹着一层薄薄的水蓝色‘纱衣’”中“蓝色”的是_______,“白色”的是_______,“水蓝色的纱衣”指的是_______。
(2)这段话中将地球比作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说明它的______________,表达出对地球的______________之情。
(二)
人类生活所需要的水资源、森林资源、生物资源、大气资源,本来是可以不断再生,长期给人类做贡献的。但是,因为( )人们随意毁坏自然资源,不顾后果地滥用化学品,不但使它们不能再生,还造成了一系列生态灾难( ),给人类生存( )带来了严重的威胁。
1.在文中括号内给加点的字注音。
2.结合句子理解加点词的意思。
再生:______________滥用:______________
3.短文提到的可再生资源有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 。
4.根据内容理解,完成下面填空。
(1)从文中“______________”一词可以看出这段文字两句话之间是_______关系。
(2)地球上自然资源遭到破坏的原因:一是______________,二是______________。
(3)文中的“本来”一词不能够去掉,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根据课内外的了解,写出你所知道的生态灾难的类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根据这段文字提出的问题,设计两条保护和节约资源的广告语。
(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课外阅读。
儿童会经常语出惊人,下面是四则这样的小故事:
1.一个四岁的孩子,当看到邻居爷爷因为亲人的去世而哭泣,便跑过去坐在他身边。后来,妈妈问:“孩子,你对爷爷说了些什么?”孩子回答:“我什么也没说,只是帮他一起哭。”
2.下班回家的路上,街边公园里正在举行一场儿童棒球赛。我停下车,走到场边坐下观看,问旁边的一个孩子比分是多少。那孩子微笑着回答,“我们队正以0比14落后。”“真的吗?”我说,“可你看上去并不沮丧啊?”“沮丧?”孩子不解地说,“为什么要沮丧?还没轮到我们队进攻呢。”
3.一年级教室里,老师正在和同学们讨论一幅画,画上画着一家人。其中一个小男孩头发的颜色和家人明显不同。一个男生说:“画中的男孩子一定是被这家人收养的。”一个女生说:“我知道关于收养的所有事情,因为我是被人家收养的。”“被人收养意味着什么?”另一个学生问,女生答道:“被人收养意味着你曾在妈妈的心里生长,而不是在她的肚子里生长。”
4.学校排演戏剧,小海梅一心想参加这次演出,并想得到剧中的一个角色,海梅的妈妈知道孩子的心思,但她担心海梅会落选。分配角色的那天,小海梅激动地跑回家,眼中闪烁着骄傲的光芒。她大声说:妈妈,你果然猜对了,我被选中为演员们鼓掌喝彩。”
读了这几个小故事,给你带来什么思考和启迪?请写下来。
故事一: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故事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故事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故事四: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