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根据图所示的溶解度曲线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甲物质的溶解度大于乙物质的溶解度
B.甲物质的不饱和溶液温度升高后变成饱和溶液
C.将t2℃甲、乙两物质的饱和溶液温度降低到t1℃时都会析出晶体
D.t2℃时,甲物质的饱和溶液和乙物质的饱和溶液中含有相等质量的溶质
科目 化学   题型 选择题   难度 中等
知识点: 溶质的质量分数、溶解性和溶解度的关系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在一个密闭容器中放入M、N、Q、P四种物质,在一定条件下发生化学反应,一段时间后,测得有关数据如下表,则关于此反应认识不正确的是()

物质
M
N
Q
P
反应前质量(g)
18
1
2
32
反应后质量(g)
X
26
2
12

A.该变化的基本反应类型是分解反应
B.反应后物质M的质量为l3g
C.反应中N、P的质量比为5:4
D.物质Q可能是该反应的催化剂

下列与化学有关的知识内容完全正确的一组是()


A
①食品包装填充氧气——防止变质、变形
②食品包装放入生石灰——防止受潮
③鉴别硝酸铵和硫酸铵——加熟石灰研磨,闻气味

B
①H2、CH4都是可燃气体——点燃前须
检验纯度
②吃水果、蔬菜——可以补充维生素
③墙内开花墙外香——分子不断运动

C
①硬水和软水——加肥皂水可以区分
②有腐蚀性的药液溅入眼睛内——要立
即用水冲洗,切不可用手揉搓。
③ClO2中氯元素的化合价——-1价

D
①少用塑料购物袋——有利于减少“白色污染”
②随时用水冲洗铁制品——防止铁生锈
③水污染——对人类没有影响

下图为A、B、C三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请据图判断下列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A.t1℃时,B物质的溶解度为40g
B.t2℃时,三种物质的溶解度由大到小的顺序为:A﹥B﹥C
C.要将C的不饱和溶液转化为饱和溶液可以采取降温的方法
D.要使A从其浓溶液中析出,可采用冷却热饱和溶液的方法

下列实验设计能达到目的是()

选项
A
B
C
D

实验设计





实验目的
证明二氧化碳与水反应生成碳酸
证明水是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
证明可燃物燃烧需要氧气与温度达到着火点
证明铁生锈是水和氧气共同作用的结果

甲、乙两物质发生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如下,则说法不正确的是()

A.该反应前后原子个数保持不变
B.该反应属于化合反应
C.甲和丙可能均为氧化物
D.甲和乙的相对分子质量之和等于丙的相对分子质量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