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表是实验室制备气体的有关内容:
编号 |
实验内容 |
实验原理 |
气体发生装置 |
① |
制备氧气 |
H2O2→O2 |
|
② |
制备氨气 |
NH4Cl→NH3 |
|
③ |
制备氯气 |
HCl→Cl2 |
|
(1)从上述气体制备原理中:从制备过程看,必须选择合适的氧化剂才能实现的是 (填气体的化学式,下同);从反应原理看,明显不同于其他两种气体的是 。
(2)根据表中所列实验原理,从下列装置中选择合适的气体发生装置,将其编号填入上表中的空格中。
(3)某学习小组设计了如下图实验,将氯气依次通过下列装置以验证氯气的性质:
①通入氯气后,A中的现象是 ,
整套实验装置存在的明显缺陷是 。
②C装置中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
某化学课外活动小组进行了一系列“带火星的木条复燃”的实验,实验装置如下图。
(1)甲组同学探究“使带火星木条复燃时O2的体积分数的极限”。将氧气和空气(假定空气中O2的体积分数为20%)按不同的体积比混合得100mL气体A进行实验,实验记录如下:
回答问题:
①使带火星木条复燃的O2的体积分数最小(第IV组数据)约为____________。
②用带火星木条检验集气瓶里是否集满O2,若木条复燃,能否认为集气瓶里的气体一定是纯净的O2?答:__________(填“能”或“否”)。
③若按照3:2的比例混合O2和CO2气体,该混合气体能否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答:___________(填“能”“否”或“不一定”)。
(2)乙组同学探究“NO2能否支持燃烧”的问题,设计了如下几组实验,实验记录及结论如下:
编号 |
制取气体A(下列反应产生的混合气体) |
B中的现象 |
结论 |
a |
在烧瓶中加热适量浓HNO3![]() |
充满红棕色气体,木条不复燃,火星熄灭 |
NO2不支持燃烧 |
b |
加热AgNO3固体![]() |
充满红棕色气体,木条复燃 |
NO2支持燃烧 |
c |
加热Cu(NO3)2固体![]() |
充满红棕色气体,木条复燃 |
NO2支持燃烧 |
你认为a、b、c三个结论是否可靠?若不可靠,说明原因;若可靠,则不需说明。
a. ___________,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b. ___________,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c. ___________,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向溴水中加入足量乙醛溶液,可以观察到溴水褪色。对产生该现象的原因有如
下三种猜想:①溴水与乙醛发生了取代反应;②溴水与乙醛发生了加成反应③溴水将乙醛氧化成乙酸。为探究哪一种猜想正确,一研究性学习小组提出了如下两种实验方案:
方案一:检验褪色后溶液的酸碱性
方案二:测定反应前溴水中Br2的物质的量和反应后Br-的物质的量
(1)方案一是否可行?,理由
(2)假设方案二中测得反应前溴水中Br2的物质的量为a mol,若测得反应后n(Br-)=
mol,说明溴水与乙醛发生了取代反应;若测得反应后n(Br-)=mol,说明溴水与乙醛发生了加成反应;若测得反应后n(Br-)=mol,则说明溴水将乙醛氧化成乙酸。
(1)指出在使用下列仪器(已经洗涤干净)或用品时的第一步操作:
①石蕊试纸(检验气体):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容量瓶: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托盘天平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①现有0.1mol/L的纯碱溶液,请用离子方程式表示纯碱溶液呈碱性的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为探究纯碱溶液呈碱性是由CO32-引起的,请你设计一个简单的实验方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实验室需要0.1mol/LNaOH溶液450mL,根据溶液配制中情况回答下列问题:
(1)实验中除了托盘天平、烧杯、容量瓶外还需要的其它仪器有:
。
(2)根据计算得知,所需NaOH的质量为g。
(3)下列操作对所配浓度有何影响(填写字母)偏大的有;偏小的有;无影响的有。
A.称量用了生锈的砝码; |
B.将NaOH放在纸张上称量; |
C.NaOH在烧杯中溶解后,未冷却就立即转移到容量瓶中; |
D.往容量瓶转移时,有少量液体溅出 |
E.未洗涤溶解NaOH的烧杯
F.定容时仰视刻度线
G.容量瓶未干燥即用来配制溶液
H.定容后塞上瓶塞反复摇匀,静置后,液面不到刻度线,再加水至刻度线。
现有两种配合物晶体[Co(NH3)6]Cl3和[Co(NH3)5 Cl]Cl2,一种为橙黄色,另一种为紫红色。请设计实验方案将这两种配合物区别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