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30.将11.2L(标准状况)乙烯和乙烷的混合气体通入足量的溴的四氯化碳溶液中,充分反应后,溴的四氯化碳溶液的质量增加了8.4g,求原气体混合物中乙烯与乙烷的物质的量之比和质量比。

科目 化学   题型 实验题   难度 中等
知识点: 定量研究的方法 烯烃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雾霾严重影响人们的生活与健康。某地区的雾霾中可能含有如下可溶性无机离子: Na+ N H 4 + Mg 2 + Al 3 + S O 4 2 - N O 3 - Cl- 。某同学收集了该地区的雾霾,经必要的预处理后试样溶液,设计并完成了如下的实验:

已知: 3N O 3 -+8Al+5OH-+2 H 2 O 3N H 3 +8Al O 2 -

根据以上的实验操作与现象,该同学得出的结论不正确的是( )

A.

试样中肯定存在 N H 4 + Mg 2 + S O 4 2 - N O 3 -

B.

试样中一定不含 Al 3 +

C.

试样中可能存在 Na+ Cl-

D.

该雾霾中可能存在 NaN O 3 N H 4 Cl MgS O 4

乙醇是重要的有机化工原料,可由乙烯直接水合法或间接水合法生产。回答下列问题:
(1)间接水合法是指先将乙烯与浓硫酸反应生成硫酸氢乙酯( C 2 H 5 OS O 3 H )。再水解生成乙醇。写出相应的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2)已知:
甲醇脱水反应① 2C H 3 OH(g)C H 3 OC H 3 (g) H 2 O(g) △H1=-23.9KJ·mol-1
甲醇制烯烃反应② 2C H 3 OH(g) C 2 H 4 (g)+2 H 2 O(g)  △H2=-29.1KJ·mol-1
乙醇异构化反应③ C H 3 C H 2 OH(g)C H 3 OC H 3 (g)  △H3=+50.7KJ·mol-1
则乙烯气相直接水合反应 C 2 H 4 (g) H 2 O(g) C 2 H 5 OH(g) 的△H= KJ·mol-1
与间接水合法相比,气相直接水合法的优点是:
(3)下图为气相直接水合法中乙烯的平衡转化率与温度、压强的关系(其中 n( H 2 O)n( C 2 H 4 ) =1︰1)

①列式计算乙烯水合制乙醇反应在图中A点的平衡常数K=(用平衡分压代替平衡浓度计算,分压=总压×物质的量分数)
②图中压强P1、P2、P3、P4的大小顺序为:,理由是:

③气相直接水合法党采用的工艺条件为:磷酸/硅藻土为催化剂,反应温度290 ℃,压强6.9MPa, n( H 2 O)n( C 2 H 4 ) =0.6︰1。乙烯的转化率为5℅。若要进一步提高乙烯的转化率,除了可以适当改变反应温度和压强外,还可以采取的措施有:

乙酸异戊酯是组成蜜蜂信息素质的成分之一,具有香蕉的香味,实验室制备乙酸异戊酯的反应装置示意图和有关数据如下:

实验步骤:
A 中加入4.4 g 的异戊醇,6.0 g 的乙酸、数滴浓硫酸和2~3片碎瓷片,开始缓慢加热 A ,回流50分钟,反应液冷至室温后,倒入分液漏斗中,分别用少量水,饱和碳酸氢钠溶液和水洗涤,分出的产物加入少量无水硫酸镁固体,静置片刻,过滤除去硫酸镁固体,,进行蒸馏纯化,收集140~143 ℃馏分,得乙酸异戊酯3.9 g 。回答下列问题:
(1)装置 B 的名称是:
(2)在洗涤操作中,第一次水洗的主要目的是:; 第二次水洗的主要目的是:
(3)在洗涤、分液操作中,应充分振荡,然后静置,待分层后(填标号),
A.直接将乙酸异戊酯从分液漏斗上口倒出
B.直接将乙酸异戊酯从分液漏斗下口放出
C.先将水层从分液漏斗的下口放出,再将乙酸异戊酯从下口放出
D.先将水层从分液漏斗的下口放出,再将乙酸异戊酯从上口放出
(4)本实验中加入过量乙酸的目的是:
(5)实验中加入少量无水硫酸镁的目的是:
(6)在蒸馏操作中,仪器选择及安装都正确的是:(填标号)

a.b.

c.d.

(7)本实验的产率是:
A.30℅B.40℅C.50℅D.60℅
(8)在进行蒸馏操作时,若从130 ℃开始收集馏分,产率偏(填高或者低)原因是

某小组以 CoC l 2 ·6 H 2 O N H 4 Cl H 2 O 2 、浓氨水为原料,在活性炭催化下,合成了橙黄色晶体 X 。为测定其组成,进行如下实验。
①氨的测定:精确称取 wgX ,加适量水溶解,注入如图所示的三颈瓶中,然后逐滴加入足量10% NaOH 溶液,通入水蒸气,将样品液中的氨全部蒸出,用 V 2 ml c 1 mol/L 的盐酸标准溶液吸收。蒸氨结束后取下接收瓶,用 c 2 mol/LNaOH 标准溶液滴定过剩的 HCl ,到终点时消耗 V 2 mlNaOH 溶液。

②氯的测定:准确称取样品 X ,配成溶液后用 AgN O 3 标准溶液滴定, K 2 C r 2 O 4 溶液为指示剂,至出现淡红色沉淀不再消失为终点( A g 2 Cr O 4 为砖红色)。
回答下列问题:
(1)装置中安全管的作用原理是
(2)用 NaOH 标准溶液滴定过剩的 HCl 时,应使用式滴定管,可使用的指示剂为
(3)样品中氨的质量分数表达式为
(4)测定氨前应该对装置进行气密性检验,若气密性不好测定结果将(填"偏高"或"偏低")。
(5)测定氯的过程中,使用棕色滴定管的原因是;滴定终点时,若溶液中 c(Ag+) =2.0×10-5 mol/L c(Cr O 4 2 - ) mol/L 。(已知: Ksp(A g 2 Cr O 4 ) =1.12×10-12
(6)经测定,样品 X 中钴.氨.氯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6:3,钴的化合价为,制备 X 的化学方程式为 X 的制备过程中温度不能过高的原因是

N a 2 S 2 O 3 是重要的化工原料,易溶于水。在中性或碱性环境中稳定。
I.制备 N a 2 S 2 O 3 •5 H 2 O

反应原理: N a 2 S O 3 (aq) + S(s) N a 2 S 2 O 3 (aq)

实验步骤:
①称取15 gN a 2 S O 3 加入圆底烧瓶中,再加入80 ml 蒸馏水。另取5 g 研细的硫粉,用3 ml 乙醇润湿,加入上述溶液中。
②安装实验装置(如图所示,部分加持装置略去),水浴加热,微沸60分钟。

③趁热过滤,将滤液水浴加热浓缩,冷却析出 N a 2 S 2 O 3 •5 H 2 O ,经过滤,洗涤,干燥,得到产品。
回答问题:
(1)硫粉在反应前用乙醇润湿的目的是
(2)仪器 a 的名称是,其作用是
(3)产品中除了有未反应的 N a 2 S O 3 外,最可能存在的无机杂质是,检验是否存在该杂质的方法是
(4)该实验一般控制在碱性环境下进行,否则产品发黄,用离子方程式表示其原因:
II.测定产品纯度
准确称取 Wg 产品,用适量蒸馏水溶解,以淀粉作指示剂,用0.1000 mol/L 碘的标准溶液滴定。
反应原理为:2 S 2 O 3 2 - + I 2 = S 4 O 6 2 - +2 I-

(5)滴定至终点时,溶液颜色的变化:
(6)滴定起始和终点的液面位置如图,则消耗碘的标准溶液体积为mL。产品的纯度为(设 N a 2 S 2 O 3 •5 H 2 O 相对分子质量为 M

III. N a 2 S 2 O 3 的应用
(7) N a 2 S 2 O 3 还原性较强,在溶液中易被 C l 2 氧化成 S O 4 2 - ,常用作脱氧剂,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