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分)某校学生课外活动小组的同学设计下图所示实验装置,用来验证一氧化碳具有还原性.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装置A中所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B中最适宜的试剂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若实验中没有装置C,使装置B与装置D直接相连,会对实验造成的影响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装置D中黑色固体为________(填名称),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
(5)按照如图装置进行实验时,首先进行的操作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根据实验中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现象,可证明CO具有还原性,有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若要根据装置F中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现象确认一氧化碳具有还原性,应在上图装置________与________之间连接下图中的________装置(填序号).
下面是某同学在学习硫元素时的学习方案,请完善该同学的学习方案。
(1)硫原子的结构:硫原子的核内质子数为16,它的原子结构示意图是 ,从结构可以知道硫元素是一种典型的非金属元素。
(2)硫单质的物理性质:硫是一种淡黄色的 体(填“气”“液”或“固”),主要存在于火山喷发口附近或地壳的岩层里,这是硫以游离态形式存在于自然界中。硫元素在自然界中也有以化合态形式存在的,如许多金属矿石是含硫化合物,如胆矾 (填化学式)。
(3)设计如下实验探究硫和含硫化合物的相互转化:
(Ⅰ)完成下列各个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①A中在加热时发生的反应
。
②C中的反应
。
(Ⅱ)记录观察到的实验现象
①B中品红溶液由红色变为 ,加热后又 ,(结论:可以根据该现象用品红溶液来证明SO2的存在与否)。
②D中没有观察到什么现象,在实验结束后往D中滴加H2O2后则可以看到 。
③E中溶液由紫红色变为无色,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
2Mn+5SO2+2H2O====2Mn2++5S
+4H+
反应中SO2是 剂(填“氧化”或“还原”)。
(Ⅲ)G的作用是吸收尾气,写出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
二氧化硫通入氯化钡溶液中理论上不产生沉淀,而实际受到空气和溶液中氧气的影响很快便能观察到沉淀现象。为了避免产生沉淀,某化学小组设计了如下实验装置,实验操作步骤如下:
①气密性检查完好后,在装置A中的多孔隔板上放上锌粒,通过 注入稀硫酸、打开活塞,将产生的氢气导入到后续装置。
② 后关闭活塞,将装置D的导管插入烧杯中。
③通过装置B的 滴加浓硫酸,产生的气体进入到BaCl2溶液中,溶液保持澄清。
④打开活塞,将产生的氢气导入后续装置一段时间。
⑤将盛有BaCl2溶液的试管从装置中取出,拔去橡皮塞用胶头滴管伸入到苯层下方滴加双氧水,随即出现白色浑浊,滴加稀盐酸并振荡,白色浑浊不消失。
⑥拆卸装置,清洗仪器,处理剩余药品。
请回答下列问题:
(1)实验步骤①和③的空白处使用的仪器分别为 、 ;
(2)装置C中苯的作用是 ;
(3)实验步骤②的操作为 ;
(4)实验步骤④的目的是 ;
(5)写出实验步骤⑤试管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
(6)为了避免产生沉淀,你认为还应采取哪些措施,请举一例 。
硫酸工业尾气中二氧化硫含量超过0.05%(体积分数)时需经处理后才能排放。某校兴趣小组欲测定硫酸工业尾气中二氧化硫含量,采用以下方案:
甲方案:如图所示,图中气体流量计B用于准确测量通过尾气的体积。将尾气通入一定体积已知浓度的碘水中测定二氧化硫的含量。当洗气瓶C中溶液蓝色消失时,立即关闭活塞A。
(1)洗气瓶C中导管末端连接一个多孔球泡D,可以提高实验准确度,其理由是
。
(2)洗气瓶C中的溶液可以用其他试剂替代,请你举出一种: 。
(3)洗气瓶C溶液蓝色消失后,没有及时关闭活塞A,测得的SO2含量 (填“偏高”“偏低”或“无影响”)。
乙方案:实验步骤如以下流程图所示:
(4)写出步骤②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5)步骤③中洗涤沉淀的方法是 。
(6)通过的尾气体积为VL(已换算成标准状况)时,该尾气中二氧化硫含量(体积分数)为 (用含有V、m的代数式表示)。
丙方案:将乙方案中步骤①省略,直接将尾气通入过量Ba(OH)2溶液,其余步骤与乙方案相同。
(7)你认为丙方案是否合理,说明理由:
。
某火力发电厂以煤为燃料,充分燃烧后将热能转化为电能,其排出的废气中含有CO2、SO2、水蒸气等。为了检验该发电厂排出的废气中的成分,用如图所示的装置进行实验:
(1)仪器连接的顺序为(填导管接口字母) 。
(2)根据 现象能证明有SO2存在。
(3)根据 中无明显变化和装置A中
现象证明有CO2存在。
(4)把装置E放置在最后,能否证明该废气中含有水蒸气? ,理由是
。
(5)装置B的作用是 ,
装置D的作用是 。
某学习小组用如图所示装置测定铝镁合金中铝的质量分数和铝的相对原子质量。
(1)A中试剂为 。
(2)实验前,先将铝镁合金在稀盐酸中浸泡片刻,其目的是 。
(3)检查气密性,将药品和水装入各仪器中,连接好装置后,需进行的操作还有:①记录C的液面位置;②将B中剩余固体过滤,洗涤,干燥,称量;③待B中不再有气体产生并恢复至室温后,记录C的液面位置;④由A向B滴加足量试剂。上述操作的顺序是 (填序号);记录C的液面位置时,除视线平视外,还应 。
(4)B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5)若实验用铝镁合金的质量为ag,测得氢气体积为bmL(已换算为标准状况),B中剩余固体的质量为cg,则铝的相对原子质量为 。
(6)实验过程中,若未洗涤过滤所得的不溶物,则测得的质量分数将 (填“偏大”“偏小”或“不受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