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14分)某兴趣小组同学在实验室用加热1-丁醇、浓H2SO4和溴化钠混合物的方法来制备1-溴丁烷,并检验反应的部分副产物,设计了如图所示装置,其中夹持仪器、加热仪器及冷却水管没有画出。

请根据实验步骤,回答下列问题:
(1)关闭a和b、接通竖直冷凝管的冷凝水,给A加热30分钟,制备1-溴丁烷。
竖直冷凝管接通冷凝水,进水口是_____(填“I”或“Ⅱ”);冷凝回流的主要目的是________。
(2)理论上,上述反应的副产物可能有:丁醚(CH3CH2CH2CH2-O-CH2CH2CH2CH3)、1-丁烯、溴化氢、硫酸氢钠、水等。熄灭酒精灯,在竖直冷凝管上方塞上塞子并打开a,利用余热继续反应直至冷却,通过B、C装置检验部分副产物。
B、C中应盛放的试剂分别是_________和         ,写出C装置中主要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
(3)为了进一步分离提纯1-溴丁烷,该兴趣小组同学查得相关有机物的数据如表所示:

物质
熔点/℃
沸点/℃
1-丁醇
-89.5
117.3
1-溴丁烷
-112.4
101.6
丁醚
-95.3
142.4
1-丁烯
-185.3
-6.5

请你补充下列实验步骤,直到分离出1-溴丁烷。
①待烧瓶冷却后,拔去竖直的冷凝管;
②_______;③_______;④_______;⑤_______,收集所得馏分。
(4)若实验中所取1-丁醇、NaBr分别为7.4 g、13.0 g,蒸出的粗产物经洗涤、干燥后再次蒸馏得到9.6 g1-溴丁烷,则1-溴丁烷的产率是_____。(保留2位有效数字)

科目 化学   题型 填空题   难度 中等
知识点: 常见气体制备原理及装置选择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已知X是一种具有果香味的合成香料,下图为合成X的某种流程。 E是生活中常见的一种有机物,碳、氢的质量分数分别为52.17% 、13.04% ,其余为氧,质谱分析得知其相对分子质量为46,核磁共振氢谱显示其有三种氢原子,且个数比为1:2:3。

请根据以上信息,回答下列问题:
(1)A分子中官能团的名称是:,E的结构简式是:
(2)D→E的化学反应类型为:反应。
(3)上述A、B、C、D、E、X六种物质中,互为同系物的是:
(4) C的一种同分异构体F可以发生水解反应和银镜反应,则F的结构简式为
(5)反应C + E→X的化学方程式为

(1)某种苯的同系物0.1mol在足量的氧气中完全燃烧,将产生的高温气体依次通过浓硫酸和氢氧化钠溶液,使浓硫酸增重9g,氢氧化钠溶液增重35.2g。实践中可根据核磁共振氢谱(PMR)上观察到氢原子给出的峰值情况,确定有机物的结构。此含有苯环的有机物,在PMR谱上峰给出的稳定强度仅有四种,它们分别为:① 3∶1∶1 ②1∶1∶2 ∶6 ③3∶2 ④3∶2∶2∶2∶1 ,请分别推断出其对应的结构:
; ②
; ④
(2)下表中括号内物质为所含的少量杂质,请选用适当的试剂和分离装置将杂质除去,并将所选的试剂及装置的编号填入表中。
试剂:①水;②氢氧化钠;③溴水;④酸性高锰酸钾
分离装置:A、分液装置;B、蒸馏装置;C、洗气装置;


需加入的试剂
分离装置
乙烷(乙烯)


乙醇(乙酸)


⑴键线式表示的分子式;名称是
中含有的官能团的名称为
⑶写出丁基的4种同分异构体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⑷含有杂质的工业乙醇的蒸馏装置中,玻璃仪器有酒精灯、蒸馏瓶、_____ _ ___、__________、尾接管、锥形瓶。

(共12分)化合物A是最早发现酸牛奶中,它是人体内糖代谢的中间体,可由马铃薯、玉米淀粉等发酵制得,A的钙盐是人们喜爱的补钙剂之一。A在某种催化剂的存在下进行氧化,其产物不能发生银镜反应。在浓硫酸存在下,A可发生如下图所示的反应。

(1)A: B: D:
(2)化学方程式:A ® E
A ® F
(3)反应类型:A ® E _____________________ , A ® F ____________________。

根据下面的反应路线及所给信息填空:

(1) A的结构简式是
(2) ①的反应类型,②的反应类型
③的反应类型
(3) 反应③的化学方程式:
反应④的化学方程式: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