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图为某国甲乙丙丁四个时期人口增长模式示意图。该国人口增长模式的演变顺序为( )
A.甲→乙→丁→丙 | B.乙→甲→丁→丙 |
C.丙→乙→甲→丁 | D.丁→甲→乙→丙 |
]运河是用以沟通地区或水域间水运的人工水道。读下列运河,回答1—2题属于洲际分界线的运河是
A ①② B ②③ C ①④ D ②④内河航运网是由天然水系航道和把它们连接起来的运河组成的水路运输网络系统,能够形成庞大的内河航运网的运河是
A ① B ② C ③ D ④
图14中,MN位于同一经线上,PN位于北半球同一纬线上,ON两侧的昼夜状态不同,OM两侧的日期不同,O、N两点的经度差为90°,此时我省中小学生正在明亮的教室里上课。完成24~25题。若MN的纬度差为21°,则图中P点的正午太阳高度为
A.0° | B.11.5° | C.21° | D.42° |
若MN之间的距离变大,则
A.PN之间的地方时差值不变 |
B.MN之间区域的昼长不变 |
C.OP之间的经度差变大、纬度差变小 |
D.P点将向M点的西南方向移动 |
净初级生产量指在初级生产过程中,植物光合作用固定的能量中扣除植物呼吸作用消耗掉的那部分能量。图12为光合作用、呼吸作用随气温变化图,图13为净初级生产量随雨量变化图。完成22~23题。仅考虑气温的影响,净初级生产量
A.随气温升高而增加 | B.随气温升高而减少 |
C.最大值约在25℃ | D.随气温升高先增后减 |
下列生态系统中净初级生产量均值最大的是
A.温带沼泽湿地 | B.针叶林 | C.中纬度草地 | D.荒漠 |
图10为陆龙卷照片,图11为1955-1967年美国陆龙卷的分布图(图上数值表示观测到的陆龙卷次数)。完成20~21题。与陆龙卷形成原理相似的是
A.寒潮 | B.伏旱 | C.台风 | D.季风 |
关于美国陆龙卷分布规律的描述,正确的是
A.从沿海向内陆递增 | B.山区和森林地区比较少 |
C.西海岸地区没有分布 | D.五大湖区多于墨西哥湾沿岸 |
图9为某种土壤水分收支情况图。完成18~19题。该土壤对应的气候类型为
A.亚热带季风气候 | B.温带大陆性气候 |
C.温带海洋性气候 | D.地中海气候 |
在该土壤上进行耕作最需解决的问题是
A.灌溉 | B.排水 | C.施肥 | D.保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