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表为我国某地某年11月下旬天气信息统计表(表中气温数值分别为一天中的最低气温和最高气温),回答下列问题。
| 时间 |
20 |
21 |
22 |
23 |
24 |
25 |
26 |
27 |
28 |
29 |
| 天气 |
多云 |
中雨 |
小雨 |
小雨 |
多云 |
中雨 |
阴 |
多云 |
晴到多云 |
阴有小雨 |
| 气温(℃) |
12-18 |
13-15 |
8-l7 |
5-ll |
8—l3 |
6-15 |
3-ll |
7-l3 |
1-13 |
9-14 |
该地最可能位于( )
| A.长江三角洲 | B.松嫩平原 |
| C.黄河三角洲 | D.珠江三角洲 |
此时期该地降水日数偏多的原因是( )
| A.冷暖气团势力均等,形成准静止锋 |
| B.暖湿气流较强,且冷空气影响频繁 |
| C.位于山地的迎风坡,形成地形雨 |
| D.热带低压影响频繁 |
27日到29日,该地日最低气温变化大的原因是( )
| A.风力大小的变化 | B.大气的保温效应 |
| C.日照时间的长短 | D.处于低压槽的两侧 |
下图中A—B—C地表植被出现有规律的更替,其反映的地域分异规律是
| A.干湿度地带分异规律 |
| B.纬度地带分异规律 |
| C.垂直分异规律 |
| D.地方性分异规律 |
读长沙市2008年11月5日前后几天的天气变化资料统计图,回答下列各题。
这次天气变化过程最有可能是由
| A.反气旋造成 | B.气旋造成 | C.冷锋造成 | D.暖锋造成 |
此天气系统易造成
| A.我国南方春季阴雨绵绵的天气 |
| B.我国北方地区的夏季暴雨 |
| C.东南沿海的台风天气 |
| D.长江中、下游地区的伏旱天气 |
当大气中温室气体含量增加后,下图中热力过程明显增强的是
| A.②④ | B.③⑤ | C.④⑥ | D.①③ |
大气能对地面产生保温作用,其原因之一是
| A.大气能吸收大量的太阳辐射,并把吸收的热量传给地面 |
| B.大气逆辐射能对地面辐射损失的热量起到补偿作用 |
| C.大气通过反射、吸收、散射把太阳辐射传给地面 |
| D.臭氧层大量吸收紫外线,并把吸收的热量传给地面 |
下图为“大陆西岸部分大气环流示意图”。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P地的气候特点是
| A.温和湿润 | B.寒冷干燥 | C.高温多雨 | D.炎热干燥 |
Q地降水的水汽主要来自于
| A.暖湿的中纬西风 | B.干冷的中纬西风 |
| C.干冷的极地东风 | D.冷湿的极地东风 |
下面四幅图中,正确表示热力环流示意图的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