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文阅读】
[甲]
公与之乘,战于长勺。公将鼓之。刿曰:“未可。”齐人三鼓。刿曰:“可矣。”齐师败绩。公将驰之。刿曰:“未可。”下视其辙,登轼而望之,曰:“可矣。”遂逐齐师。
既克,公问其故。对曰:“夫战,勇气也。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彼竭我盈,故克之,夫大国,难测也,惧有伏焉。吾视其辙乱,望其旗靡,故逐之。”(选自《曹刿论战》)
[乙]
太宗①曰:“兵有分有聚,各贵适宜。前代事迹,孰为善此者?”靖②曰:“苻坚总百万之众,而败于淝水;此兵能合不能分之所致也。吴汉讨公孙述,与副将刘尚分屯③,相去二十里,述来攻汉,尚出合击,大破之;此兵分而能合之所致也。”太宗曰:“然!苻坚初得王猛④,实知兵,遂取中原;及猛卒,坚果败。吴汉为光武所任,兵不遥制⑤,故汉果平蜀。得失事迹,足为万代鉴。” (选自《唐太宗李卫公问对》)
【注】①[太宗]这里指唐太宗。②[靖]指唐代名将李靖。③吴汉,东汉大将。他和副将刘尚奉命讨伐割据蜀地的公孙述。分屯,分兵驻扎。④[王猛]前秦名将。⑤吴汉得到光武帝刘秀的信任,用兵不会受到来自皇帝的制约。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
再而衰( ) 望其旗靡( ) 孰为善此者( )下列句子中加点词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
A.遂逐齐师遂取中原 | B.登轼而望之而败于淝水 |
C.战于长勺贤于材人远矣 | D.及猛卒徐公何能及君也 |
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1) 彼竭我盈,故克之。
译句:
(2) 此兵能合不能分之所致也。
译句: [甲][乙]都谈到了影响战争胜负的重要因素。曹刿认为克敌的最主要因素是 ;唐太宗和李靖认为 是制胜的法宝。
阅读下文
魏公子无忌方食,有鸠飞入案下,鹞逐而杀之。公子暮为不食,曰:鸠避患归无忌,竟为鹞所得,吾负之。为吾捕得此鹞者,无忌无所爱。‛遂得鹞二百余,左右欲尽杀之。公子恐有辜,乃自按剑至其笼,曰:昨捕鸠者,当低头伏罪;不是者,可奋翼。一鹞独低头,不敢仰视。乃取杀之,尽放其余。名声流布,天下归焉。
【注释】①魏无忌:即信陵君,魏国的军事家,为人宽厚仁爱、礼贤下士。②鹞:指鹞鹰,中型猛禽,擅捕蛇、鼠、蛙和小鸟。解释文中加点的词语
魏公子无忌方食()
左右欲尽杀之()对文中画线句“无忌无所爱”翻译正确的一项是()
A.我没有什么舍不得的。 | B.无忌没有可以喜欢的。 |
C.信陵君不会不珍惜他。 | D.他不知道要如何爱护。 |
从“之、其、而、以、何、于”中选择两个字,分别填在下面句子的横线上,使句意保持不变:鸠避患______归_______无忌。
鹞鹰能听懂魏无忌的话吗?针对质疑进行思考,并完成下面的题目。
(1)有同学认为鹞鹰却是听懂了,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用文中的话回答)
(2)如果鹞鹰听不懂魏无忌的话,作为“战国四君子”之一的信陵君为什么要这么做呢?请依据上文说说你的想法。
阅读下文
醉翁亭记(节选)
已而夕阳在山,人影散乱,太守归而宾客从也。树林阴翳,鸣声上下,游人去而禽鸟乐也,然而禽鸟知山林之乐,而不知人之乐;人知从太守游而乐,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醉能同其乐,醒能述以文者,太守也。太守谓谁?庐陵________________也。在文中的空格内填上恰当的内容。
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注意加点词的意义及用法。
醉能同其乐,醒能述以文者,太守也。太守因何而乐?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A.太守因宾客从而乐。 | B.太守因禽鸟乐而乐。 |
C.太守因人之乐而乐。 | D.太守因述以文而乐。 |
阅读下文
王敦①有废明帝②意,欲以不孝废之。每言帝之不孝,皆云温太真③所说。及温来,敦便奋其威容
问温:“太子作人何似?温曰:“小人无以测君子。”敦声色并厉,欲使温从己,乃重问温:“太子何以称佳?”温正色曰:“钩透致远④,盖非浅识所测。然以礼侍亲,可称为孝。”
注:①王敦;东晋大臣,有谋杈纂位之心。②明帝:司马绍,即后文的太子。③温太真:东晋政治家,曾任太子的近侍官。④钩透致远:指学识广博精深。解释文中的加点词
(1)及温来( ) (2)欲使温从己( )对文中画线句意思理解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小人物没法估量君子德行。 |
B.我没有资格估量君子的德行。 |
C.小人物无法测量君子德行。 |
D.我没有凭借测量君子的德行。 |
文中能体现温太真有胆识的语句是
对本文主旨理解最恰当的一项是
A.表现主人公王敦的有勇有谋。 |
B.称赞明帝的广博学识与孝顺。 |
C.表现真正勇者的威武不屈。 |
D.赞扬温太真的智慧与善辩。 |
阅读下文。
余幼好书,家贫难致。有张氏藏书甚富。往借,不与,归而形诸梦。其切如是。故有所览辄省记。通籍后,俸去书来,落落大满,素蝉灰丝,时蒙卷轴。然后叹借者之用心专,而少时之岁月为可惜也!
今黄生贫类予,其借书亦类予;惟予之公书与张氏之吝书若不相类。然则予固不幸而遇张乎,生固幸而遇予乎?知幸与不幸,则其读书也必专,而其归书也必速。为一说,使与书俱。上文节选自课文《》,作者是
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
故有所览辄省记下列分析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A.做官前后的比较证明借书读才能取得事业成功。 |
B.“今黄生贫类予,其借书亦类予”意在表扬黄生。 |
C.“生固幸而遇予”告诫黄生珍惜机会勤奋学习。 |
D.“其切如是”的“是”指代日有所思夜有所梦。 |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回答问题。
墨池记(节选)
临川之城东,有地隐然而高,以临于溪,曰新城。新城之上,有池洼然而方以长,曰王羲之之墨池者。荀伯子《临川记》云也。羲之尝慕张芝,临池学书,池水尽黑,此为其故迹,岂信然邪?
方羲之之不可强以仕,而尝极东方,出沧海,以娱其意于山水之间。岂其徜徉肆恣,而又尝自休于此邪?羲之之书晚乃善,则其所能,盖亦以精力自致者,非天成也。然后世未有能及者,岂其学不如彼邪?则学固岂可以少哉!况欲深造道德者邪? 解释文中加点词语的含义。(2分)
(1)岂信然邪信然:
(2)羲之之书晚乃善善:把文中的画线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然后世未有能及者,岂其学不如彼邪?从文中来看,王羲之能够成为“一代书圣”的重要原因是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