材料一:据不完全统计,截止“十五”末期,我国民营工业企业的数量占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的比重已达68.3%,私营企业法人单位498万家,民营经济占整个GDP比重超过60%,个体、私营企业吸纳的就业人员占新增就业人员的2/3以上。
材料二:2010年3月24日,国务院出台了进一步鼓励和引导民间投资健康发展的鼓励措施细则,鼓励和引导民间资本进入政策性住房建设领域、市政公用事业以及石油、电信、航空、核电、铁路等垄断行业。
(1)材料一和材料二分别反映了什么问题?
(2)小强的爸爸是私营企业老板,看到国务院出台的鼓励民间资本投资细则后深受鼓舞,他对职工们说:“这太好了,这下我们可以大展身手,把企业做大做强。在我们国家,只要我们个体经济、私营经济搞好了,我国的经济就上去了,人民也就富起来了。” 你怎么评价小强爸爸的说法?
(3)小强的爸爸要把企业做大做强,请你运用有关知识提几条合理化建议。
材料一:小明的学习成绩在班级中一直名列前茅。但是,进入七年级下学期后,他因病耽误了学习,成绩退步很快,这让小明觉得很难过,于是在校时他不愿意和同学交流,回家后也将自己关在房间里不出来。
材料二:小丽学习成绩在班级中一直较好,由于家庭原因她休学了一年,当她再踏进教室后,感觉学习明显很吃力,成绩也下降很多。但她不气馁,平时上课更认真听讲了,遇到不会的题目就请教同学和老师,经过不懈努力,小丽的成绩有了很大提高。
(1)结合材料,运用“消除烦恼悦纳自己”的知识,说说小明出现了什么心理问题?这一心理如果处理不当,会产生什么影响?
(2)请结合“多彩的情绪”相关知识,联系两则材料可以得出什么结论?并说说从小丽身上能得到哪些启示?
材料一:现实生活中,有些学生遇到不顺心的事就把它藏在心里,不愿与他人交流,当自己无法解决时,就采用极端的方法,甚至轻身。
材料二:四川省北川县民族中学九年级学生李剑波表示:“经过了这次地震灾害,我真正懂得了生命的珍贵和重要,我们在今后的生活中一定要让自己的生命更加有意义,去追求自己的理想和目标”。
阅读下面材料,回答:
(1)从热爱生活的角度看,材料一中的那些学生应该明白哪些道理
(2)阅读材料二谈谈如何让自己的生活更加有意义?
根据材料,回答问题。
2015年4月25日,尼泊尔发生8.1级强震,波及西藏聂拉木、吉隆等县,近30万人不同程度受灾。第一时间,西藏军区某团闻令而动,紧急抢救受灾群众并帮助群众转移家当;民政部紧急调拨物资运送西藏;一方有难八方支援,一些志愿者迅速集结组成志愿队,前往西藏赈灾。
(1)我国在西藏地区实行什么民族政策?
(2)某团闻令而动是为了保障受灾群众的哪两项权利?
(3)一方有难八方支援体现了我国怎样的民族关系?
(4)救灾者在震区应怎样同当地的藏族群众相处?
(5)为震区的人们写一句鼓励的话。
“西单女孩”任月丽出生在河北涿州偏僻的农村,由于父母多病,自小由奶奶带大。为了减轻家庭负担,年仅16岁的她孤身一人来到北京,追寻自己的梦,同时用自己的力量支撑家庭的重担。在北京西单的地下通道一唱便是四年,风雨无阻。四年之后,她的《天使的翅膀》在网络上走红,无数人被她善良、纯朴、坚强、乐观和纯净空灵的歌声打动,她被人们称之为“西单女孩”,也有人称她“西单天使”。
某学校七年级(1)班决定以此热点材料为背景,召开以“在自强中拥有精彩人生”为主题的班会。假如你是该班同学,请你完成以下策划:
(1)请你围绕主题设计一条宣传标语。
(2)任月丽面对家庭的困境和父母的多病,选择了一条什么样的道路?假如任月丽选择的是相反的道路,如今的状况会怎样?
(3) 读了任月丽的事迹后,你有何感悟?
下面是北京市一保姆与雇主的真实对话:保姆:“我是家政公司派来的阿兰,是来给贝贝做饭的。雇主:“那你进来吧。”保姆:“贝贝出去了吗? ”雇主:“谁出去了,我不就站在你面前呀。”保姆简直不相信自己的耳朵,怎么也没想到贝贝竟是一个20岁左右的姑娘。保姆:“你这么大了,难道不会自己烧一餐饭吗?雇主:“我为什么要烧饭啊,把你叫来干什么?”……“饭呢?没饭你要我吃什么?” 保姆:“饭在哪里都不知道,你以前是怎么吃饭的?雇主:“以前是妈妈盛好了摆在我面前的呀!” 保姆:“贝贝,你也太不成样了,我妹妹10岁就会做饭了。”雇主:“你妹妹在哪?” 保姆:“在乡下”雇主:“乡巴佬!啊呸!!!你还有资格教训我?”保姆:你…你····”保姆对贝贝的言行感到羞辱和惊讶,差点晕过去,喃喃自语:“贝贝还是地球人吗?我不挣钱也不受你这侮辱······”保姆转身拂袖而去。
(1)结合所学知识,请同学们仔细想想“保姆对贝贝的言行感到羞辱和惊讶”的原因应该是什么?
(2)为了不变成一个像贝贝那样的人,我们中学生在生活中应怎样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