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革开放30多年我国教育实现了跨越式的大发展。到2011年,我国已经全面实现普及九年义务教育;高中阶段教育普及入学率达到了84.0%;高等教育大众化水平进一步提高,毛入学率的达到26.9%。具有大学(大专以上)文化程度的人口为1.19亿人,从业人员中有高等教育学历的人数已位居世界前列……中国已经从人口大国转变成为人力资源大国,正在向人力资源强国迈进。
阅读上述材料结合课文回答:
(1)从上述材料中我们可以得出哪些结论?
(2)教育的发展对促进经济社会的进步有什么作用?
材料一:“滴自己的汗,吃自己的饭,自己的事情自己干,靠人靠天靠祖上,不算是好汉!”
——陶行知
材料二:假如生活欺骗了你/不要忧郁,也不要愤慨/不顺心的时候,暂且容忍/相信吧,快乐的日子就会到来。
——普希金
运用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两则材料告诉我们应该怎样培养积极的生活态度?
(2)“在任何特定的环境中,人们还有一种最后的自由,就是选择自己的态度。”这句话告诉我们要如何保持乐观心态?
杨利伟平时在机场训练时,气温高达40摄氏度,飞行服安全带上的金属连接环被烈日晒得像在火中烤过一样,稍有不注意,皮肤就会被烫起血泡。到了冬季,这里寒气彻骨,冻得人手脚发麻,他却乐观地说:“作为一名飞行员,意志比技术更为重要,恶劣的环境正好磨砺坚强的意志。”为了保持良好的素质,他不抽烟、不喝酒、不吃辣椒。一年365天,天天坚持训练,不论严冬酷暑、刮风下雨。他能成为“中国飞天第一人”靠的不是运气。
(1)你从“中国飞天第一人”杨利伟的身上看到了哪些可贵的品质?
(2)从杨利伟的事迹中你受到了哪些启示?
世界著名心理学家威廉·詹姆士说:播下一个行动,收获一种习惯;播下一种习惯,收获一种性格:播下一种性格,收获一种命运。
请运用所学知识回答以下问题:
(1)“播下一个行动,收获一种习惯”对我们培养好习惯有何启示?
(2)“播下一种习惯,收获一种性格;播下一种性格,收获一种命运。”告诉我们习惯决定着人的性格和命运,谈谈你是如何理解的?
沈阳地铁上的 “中国好少年”:2014年9月15日,沈阳地铁上有个女孩吐得一塌糊涂,所有人都在躲避,沈阳同泽高中三年六班的孙冠儒穿着校服,背着双肩包,蹲在地上用白纸清理一摊呕吐物。呕吐物旁边的座位空了两个。第三个位子上坐了个年轻男子,跷着二郎腿埋头看手机。
阿里天天正能量将给这位“地铁好少年”颁发两万元的“正能量”奖励。对从天而降的2万元奖励,孙冠儒无论如何不肯收钱,他的态度简单而明确,如果一定要奖励,他希望将这笔钱转捐给更需要帮助的人。 他说“这件事情我根本没觉得怎么样,回家都没和我家人提过。”小孙告诉记者,他从来都没想过,这样一个小小的举动会引发如此之大的社会轰动,他做这件事并不期望金钱回报,何况在他眼里,这都是再平常不过的事,他希望社会上能出现更多举手之劳做好事的人。
(1)我们应汲取孙冠儒身上哪些正能量?
(2)你打算通过哪些途径宣传孙冠儒的感人事迹?
(3)孙冠儒希望社会上能出现更多举手之劳做好事的人。 请结合材料谈谈我们青少年怎样才能不辜负他的希望?
2014年8月3日16时30分,云南省昭通市鲁甸发生6.5级地震。地震发后,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习近平总书记,李克强总理分别作出重要指示,要求把抢救生命作为首要任务,妥善做好受灾群众安置工作,维护灾区社会稳定。
(1)对于灾区人民而言,地震是他们遭遇的一种挫折,导致这一挫折的因素是什么?
(2)“中国,挺住!”一个总理在几个小时内就飞赴灾区的国家,一个能够出动十多万救援人员的国家,一个企业和私人捐款达到上百亿的国家,一个因争相献血、自愿抢救伤员而造成交通堵塞的国家,永远都不会被打垮。“地震震毁了我们的家园,却震不垮我们的脊梁!”
这里的“脊梁”指什么? (写出内涵)
(3)我们青少年该如何“挺直我们的脊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