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八年级(1)张伟同学在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时,是按如下实验步骤进行的:
a.将点燃的蜡烛放在竖直放置的玻璃板前,如图
b.将光屏放到像的位置,不透过玻璃板,直接观察光屏上有无像
c.将另一支完全一样的蜡烛点燃放到像的位置,观察像与蜡烛的大小关系
d.用直尺测量出蜡烛和像到玻璃板的距离



 

 

请你针对孙悦同学的实验回答下列问题:
(1)张伟同学为什么选用玻璃板而不选用平面镜,目的是                     。
(2)如果有3mm厚和2mm厚的两块玻璃板,你觉得张伟应选择      厚的玻璃板做实验;
(3)为便于观察,该实验最好在____  ______(较明亮/较黑暗)环境中进行;
(4)如果玻璃板没有放正,实验时将会出现什么现象?                      
(5)张伟使点燃的蜡烛在三个不同的位置,分别测出物距和像距相等的三组数据,得出实验结论,与他同座的李明认为张伟测量次数过多,只需要一次就可以了。你认为李明的观念      (正确或错误),因为张伟这样做的目的是                       
(6)张伟同学的实验操作中有一处明显错误,请你指出来:                   

科目 物理   题型 实验题   难度 较难
知识点: 平面镜的应用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实验小组研究“杠杆平衡条件”。

(1)当杠杆静止在如图甲所示位置时,处于(“平衡”或“不平衡”)状态.此时调节两端的,使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这样做主要是为了方便测量力臂。
(2)实验中改变钩码位置和个数,一般要做三次,其目的是
(3)有的同学按图乙方案得出如下结论:“动力×支点到动力作用点的距离=阻力×支点到阻力作用点的距离.”这个结论与杠杆平衡条件不符,原因是实验过程中

A.没有改变力的大小
B.没有改变力的方向
C.没有改变力的作用点
D.没有改变杠杆的位置,应当换个地方再做实验

(4)如图丙所示,弹簧测力计在A处由竖直向上逐渐向右倾斜拉动杠杆,仍使杠杆在水平位置保持平衡,则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将(选填“变大”、“变小”或“保持不变”),其原因是

小丽同学希望通过比较电路中不同位置的电流表的读数来研究串联电路的电流规律.所接电路图如图甲示,闭合开关后,两电流表指针偏转情况如图乙.

(1)她发现电流表A1指针偏转角度较电流表A2小,所以她认为“串联电路电流每流经一个用电器,电流都会减弱一些”.造成她判断错误的原因是她忽视了电流表所选的不同.
(2)当小丽连接完电路的最后一根导线后,两个灯泡都亮了,小丽在连接电路时可能的错误是:;排除故障后,两灯泡都亮,由于连线较乱,一时无法确定电路是串联还是并联,以下两种简单判断方法是否可行?请你在表中空格填写“可行”或“不可行”.

方法
操作
现象
结论
方法是否可行
方法1
把其一灯泡从灯座取下
另一灯熄灭
两灯一定是串联

方法2
把任意一段导线断开
两灯熄灭
两灯一定是串联

(3)小红用如丙图所示的电路研究串联电路特点,闭合开关S后,发现灯L1较亮,灯L2较暗.她对这一现象的解释是:电流从电源正极出发,经过灯L1、灯L2,电流逐渐变小,所以灯L1较亮,灯L2较暗.小丽认为小红解释是错误的,她仅用图中的器材设计了一个实验,根据实验现象就能说明小红解释是错误的.请你在虚线框内画出小丽设计的实验电路图.

如图轻质杠杆OA可绕O点转动,在B处吊一重物。请在图中画出杠杆所受的动力(绳子拉力)和动力臂.

(1)若将线头M、N都接到电流表“0.6”接线柱上,此时电流表的示数如图乙所示.则电流表测的是灯的电流,大小为A;
(2)将线头M接电流表“3”接线柱、N接电流表“-”接线柱,此时,电流表的示数如图丙所示,则通过灯L2的电流为A.

如图所示了一些你熟悉的物理实验.请你根据要求填空:

(1)图A实验中同一小车在不同高度滑下是为了研究对动能的影响 ;实验中木块的作用是通过它移动的距离来显示小车的大小.
(2)图B实验中,使卡片能跳起来的做法是: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