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种雌雄异株(XY型)的二倍体高等植物,控制株色(A、a)和叶形(B、b)两对性状的基因独立遗传,其中一对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缺失一条常染色体的植株仍能正常生存和繁殖,缺失一条常染色体的雌雄配子成活率极低且相等,缺失一对常染色体的植株不能成活。现有都缺失1条常染色体的纯合植株杂交。结果如下图。请据图回答:
(1)控制叶形的基因位于 染色体上,亲本的基因型是 。
(2)子一代中极少数紫色植株的基因型是 ,理论上绿色宽叶和绿色窄叶植株的数量比为 ,这两种植株中是否存在染色体缺失的个体? (存在、不存在)。
(3)若上图亲本中只有一方缺失了一条常染色体,请利用上图杂交实验作出正确的判断。
若子代 ,则亲本中雌性植株缺失了一条常染色体;若子代 ,则亲本中雄性植株缺失了一条常染色体。
(10)下图为用含32P的T2噬菌体侵染大肠杆菌的实验。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不能用含有32P的培养基直接培养噬菌体使噬菌体标记上32P,为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 ________。
(2)图中锥形瓶内的培养液是用来培养。
(3)若用35S标记的噬菌体侵染大肠杆菌,经过离心后,放射性物质较高的部位在离心管的。
(4)噬菌体侵染大肠杆菌的实验证明了。
(5)噬菌体侵染细菌实验与肺炎双球菌转化实验方法不同,但的实验设计思路却有共同之处,体现在。
(10分)右图是一个白化病和红绿色盲病的家族遗传系谱(正常肤色基因为A,白化病基因为a,色觉正常基因为B,红绿色盲基因为b)。据图回答:
(1)A、a和B、b的遗传遵循的规律是。
(2)甲病是病(填白化病或红绿色盲病),4号个体的基因型为。
(3)7号完全不携带这两种致病基因的概率是。
(4)若7号和9号结婚并生育了一个孩子,则这个孩子只患一种病的概率是。
右下图是DNA的分子结构模式图,请据图回答:
(1)④是。
(2)图中的碱基对是通过相连接的。
(3)图中的⑥是
(一)下图表示植物生长素对植物生长的促进作用的关系,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曲线HB段说明;;
(2)曲线上C点表示;
(3)若某植物顶芽的生长素浓度为g时,产生顶端优势现象,则侧芽生长素浓度范围
是。
(4)若用燕麦幼苗做向光性实验,并测得幼苗胚芽鞘尖端向光一侧与背光一侧生长素
含量之比为1:2,则据图推测燕麦幼苗胚芽鞘尖端背光一侧的生长素浓度范围
是。
(二)植物的生长发育受到多种激素共同的调节,其中生长素的作用主要是促进植物的生长。图一是研究不同浓度生长素对幼根生长影响的实验结果,图二表示利用玉米胚芽鞘研究生长素在植物体内运输方向的实验设计思路。请回答下列问题:
(1)生长素是由植物生长旺盛部位产生的,例如(写出两处)
(2)图一所示实验结果说明生长素对幼根生长的影响是
。此实验的对照组是中培养的幼苗。(3)图二所示实验结果是,只有甲、丁两组的普通琼脂块能使去掉尖端的胚芽鞘继续生长,说明生长素的运输方向是。
(三)萘乙酸(NAA)是科学家通过化学的方法合成和筛选的在结构和生理作用方面与生长素相似的物质,其生理作用也与浓度密切相关,探究萘乙酸(NAA)对扦插枝条生根作用的最佳浓度范围,在农业生产的应用上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原理(略)
材料用具(略)
实验过程与方法:
(1)取材:取山茶花植株生长良好的半木质枝条,剪成5~7cm,每段插条的芽数相同。
(2)实验:①将插条分别用不同方法处理如图1;②将处理过的插条下端浸在清水中,注意保持温度(25~30℃)
(3)记录:小组分工,根据实验数据,建立数学模型如图2
(1)该实验的观察指标是,无关变量是(至 少说出两个)。
(2)从图2中可以得出的结论是。
(3)插条若没有生出不定根,其原因最可能是。
人体内环境的稳态的维持,依赖于各个器官、系统的协调活动,而信息分子是它们之间的“语言”。分析下图,回答问题:
(1)写出有关序号或字母代表的生理过程或结构:①、②、A、D
(2)图中促甲状腺激素的分泌量的多少受到和两种信
息分子的调节。如果血液中甲状腺激素含量过多时,A含量的变化趋势是,
可见,甲状腺激素分泌的分级调节存在着调节机制。
(3)在体内刺激如和外界环境刺激如的作用
下,C过程会增强,以维持内环境的相对稳定。
(4)HIV侵入人体后,主要攻击细胞,艾滋病病人由于免疫功能丧失,恶性肿
瘤的发病率会大大升高,由此说明免疫系统还具有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