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如图所示,PQ和MN是固定于水平面内的平行光滑金属轨道,轨道足够长,其电阻可忽略不计。金属棒ab、cd放在轨道上,始终与轨道垂直,且接触良好。金属棒ab、cd的质量均为m,长度均为L。两金属棒的长度恰好等于轨道的间距,它们与轨道形成闭合回路。金属棒ab的电阻为2R,金属棒cd的电阻为R。整个装置处在竖直向上、磁感应强度为B的匀强磁场中。

(1)若保持金属棒ab不动,使金属棒cd在与其垂直的水平恒力F作用下,沿轨道以速度v做匀速运动。试推导论证:在Δt时间内,F对金属棒cd所做的功W等于电路获得的电能E
(2)若先保持金属棒ab不动,使金属棒cd在与其垂直的水平力F′(大小未知)作用下,由静止开始向右以加速度a做匀加速直线运动,水平力F′作用t0时间撤去此力,同时释放金属棒ab。求两金属棒在撤去F′后的运动过程中,
①金属棒ab中产生的热量;
②它们之间的距离改变量的最大值Dx。

科目 物理   题型 计算题   难度 较难
知识点: 动量定理 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 日光灯镇流器的作用和原理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2011年3月11日,日本东海岸发生9.0级地震,地震引发的海啸摧毁了日本福岛第一核电站的冷却系统,最终导致福岛第一核电站的6座核反应堆不同程度损坏,向空气中泄漏大量碘131和铯137等放射性物质,这些放射性物质随大气环流飘散到许多国家.4月4日,日本开始向太平洋排放大量带有放射性物质的废水,引起周边国家的指责.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福岛第一核电站是利用原子核衰变时释放的核能来发电
B.碘131能自发进行β衰变,衰变后生成的新物质原子核比碘131原子核多一个中子而少一个质子
C.铯137进行β衰变时,往往同时释放出γ射线,γ射线具有很强的穿透能力,甚至能穿透几厘米厚的铅板
D.铯137进入人体后主要损害人的造血系统和神经系统,其半衰期是30.17年,如果将铯137的温度降低到0度以下,可以延缓其衰变速度.

(2)如图所示,质量为m1=3kg的1/2光滑圆弧形轨道ABC与一质量为m2="1kg" 的物块P紧靠着(不粘连)静置于光滑水平面上,B为半圆轨道的最低点,AC为轨道的水平直径,轨道半径R=0.3m.一质量为m3=2kg的小球(可视为质点)从圆弧轨道的A处由静止释放,g取10m/s2,求:

①小球第一次滑到B点时的速度v1
②小球第一次经过B点后,相对B能上升的最大高度h.

(1)图甲所示是一列沿x轴正方向传播的简谐横波在t=0时刻的波形,质点P的振动图象
如图乙所示,则这列波的传播速度为m/s,平衡位置在6m处的q点的振动方程
为y= cm。

(2)如图所示,一个截面为直角三角形的玻璃砖放在水平地面上,折射率.入射光线垂直于AB边从F点射人玻璃砖,经E点折射后到达地面上的P点,已知AE=ED=L,ABD=60o,试求光线从F到P所用时间.(光在真空中的速度大小为c)

如图所示,一密闭气缸固定在地面上,内装有某种实际气体,气缸壁导热性能良好,活塞与气缸间摩擦不计。现已知气体分子间的作用力表示为斥力,则(   )

A.如果保持外界温度不变,在活塞上加放物体,气体的内能将增加
B.如果保持外界温度不变,把活塞缓慢向上提,气体内能可能先减小后增加
C.保持活塞位置不变,使外界温度下降,气体的内能一定减小
D.如果外界温度上升,使得活塞缓慢上移,则气体的内能一定增加

(2)(10分)如图所示,一个上下都与大气相通的直圆筒,中间用两个活塞A与B封住一定质量的理想气体,A,B都可沿圆筒无摩擦地上、下滑动,但不漏气。A的质量可不计,B的质量为M,并与一劲度系数k=5×103N/m的较长的弹簧相连,已知大气压强p0=1×105Pa,平衡时,两活塞问的距离l0=0.6m,现用力压A,使之缓慢向下移动一定距离后,保持平衡,此时,用于压A的力F=5×102N, 求活塞A向下移动的距离。(假定气体温度保持不变)

如图所示,在直角坐标系的第I象限分布着场强,方向水平向左的匀强电场,其余三象限分布着垂直纸面向里的匀强磁场。现从电场中点由静止释放一比荷为不计重力的带正电微粒,该微粒第一次进入磁场后将垂直通过x轴。

(1) 求匀强磁场的磁感应强度
(2)带电微粒第二次进入磁场时的位置坐标;
(3)为了使微粒还能回到释放点M,在微粒第二次进入磁场后撤掉第I象限的电场,求此情况下微粒从释放到回到M点所用时间。

如图所示,有一足够长斜面,倾角,一小物块质量为m,从斜面顶端A处由静止下滑,到B处后,受一与物体重力大小相等的水平向右恒力作用,开始减速,到C点减速到0(C点未画出)。若.物块与斜面间动摩擦因素

求:(1)物体到达B点的速度多大?
(2)BC距离多大?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