材料一 1918年列宁说:“在一个遭受帝国主义战争破坏的国家里,实行余粮收集制,禁止自由贸易……不仅是维持生活和对付战争,已经超越‘一般革命’的任务,而是共产主义的任务,是推进社会主义的主要途径。”
──《苏联史》
材料二 我们计划……用无产阶级国家直接下命令的办法在一个小农国家里按共产主义原则来调整国家的生产和产品分配。现实生活说明我们错了。
──《列宁选集》
材料三 1921年列宁又说:“目前已很清楚,我们用冲击的办法,即用简捷、迅速、直接的办法实现社会主义生产和分配的原则的尝试已经失败了……政治形势向我们表明,在许多问题上,必须退到国家资本主义上去,从冲击转到围攻的方法上去。”
──《苏联兴亡史》
回答:
(1)三则材料说明苏俄的经济政策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2)材料三的政策的特点是什么?
(3)结合材料归纳从苏俄经济政策的转变中能得出什么启示?
看图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1)如果要给这四处遗址分成两类,应该怎样分?并写出分类标准。
(2)在图一和图四的遗址中都可以看到神秘的古老文字,你判断应该分别是什么文字?
(3)谈谈为什么把文字的出现作为人类进入文明的标志之一?
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亚历山大的东征,罗马帝国的扩张,阿拉伯帝国的征服……无疑是古代史上突破相互孤立隔绝的重大事件。但横贯亚欧大陆丝绸古道上的商队来往,联系太平洋西海岸、印度洋、地中海……诸海航路的船只航行,对传播生产技术、文化知识于古代世界各地也许是更为重要的。
——吴于廑 齐世荣《世界史·古代史编》总序
(1)文中对古代的战争和征服是怎样评价的?你对这种评价有何看法?
(2)结合材料说明古代世界各地文化的交流方式除了暴力冲突外,还有哪种方式?试举两例说明。
(3)根据材料及所学知识,指出哪种文明交往方式更有利于人类社会的发展。请简要说明理由。
(8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我的附庸的附庸,不是我的附庸。”
材料二“我的主人啊!臣下乃是我主的仆人,领有采邑的家臣。臣下愿竭忠尽职,不顾生死,一生侍奉我的主人。”
(1)上述材料反映了西欧封建社会的等级制度,请你从上至下写出这一制度下的四类人。
(2)这种制度最先开始于哪一个国家?是哪一次改革后逐渐形成的?
(3)这种制度下,主人给“臣下”的主要是什么?“臣下”对他的主人有何义务?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材料二
时间 |
7世纪中期 |
|
主要 内容 |
经济上 |
把很多贵族土地收归国有,部民转为国家公民;国家定期把土地分给农民耕种,向他们收取赋税 |
政治上 |
建立中央集权的天皇制封建国家,废除贵族世袭制,以才选官 |
(1)材料一的图6人物是谁?哪国人?他主持的改革有何作用?(3分)
(2)材料二是仿效中国什么时期的政治经济制度进行的什么改革?有何作用?
(3)改革给这两个国家带来很大的影响,对此你有何启示?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下图的黑色玄武岩柱上,镌刻着象征王权神授的浮雕和法典铭文。
材料二婆罗门祭司编造说:“造物神梵天用自己的嘴创造出婆罗门,用手创造出刹帝利,用腿创造出吠舍,用脚创造出首陀罗。”
(1)上图黑色玄武岩柱上刻的法典名称叫什么?反映了哪一地区的文明?有何历史价值(地位)?
(2)材料二体现了哪一地区的等级制度?这种等级制度叫什么制度?
(3)法典和等级制度的制定是为了维护哪一阶级的利益?
(4)上述两则材料反映的古代文明是在什么样的地理环境中发生和发展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