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下图是西晋人口内迁分布图
材料二:魏主下诏,以为:“北人谓土为拓,后为跋。魏之先出于黄帝,以土德王,故为拓跋氏。夫土者,黄中之色,万物之元也。宜改姓元氏。诸功臣旧族自代(按:代,郡名,今山西省东北、河北省西北一带)来者,姓或重复,皆改之。”
请回答:
(1)材料一人口南迁对江南经济的发展有什么影响?
(2)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魏主是指谁?本诏令提出什么具体改革措施?
(3)魏主的改革有何影响?
(4)孝文帝改革给我们什么启迪?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清军追至伊西洱库尔淖尔,将叛军围在山岭上,一面施放火器,一面大呼招降。叛军“降者蔽山而下,声如奔雷,小和卓木手刃之不能止也”。
——摘自人教版历史教学参考书七年级下册
材料二:“大将筹边尚未还,湖湘子弟满天山。新栽杨柳三千里,引得春风渡玉关。”
——摘自华师大版历史教科书八年级上册
材料三:2010年5月17日至19日,中央新疆工作座谈会在北京举行。会议充分肯定了新疆成立自治区以来所取得的巨大成就,认真总结了实行改革开放和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的成功经验;并对下一阶段新疆的发展作出战略部署,其中包括批准在新疆西南的地市喀什打造经济特区。明确要求进一步加强对新疆地区的援助与扶持,拥有特区发展经验、对口援疆的南方城市……将支援喀什展开有关建设。——摘编自人民网2 010年5月23日文
(1)材料一讲述的是什么历史事件?之后,清政府设置什么加强对这一地区的管辖?
(2)材料二中诗句颂扬了哪一位历史人物收复新疆的伟大业绩?
(3)材料三中“拥有特区发展经验”的城市是我国对外开放的“窗口”,它是哪座城市?
(4)依据材料三分析新中国成立以来,新疆地区得到发展的主要原因。(至少两点,2分)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是中国共产党领导全国各族人民浴血奋战的结果。今年7月1日是中国共产党九十一华诞纪念日。请回答:
(1)中国共产党诞生于何年?中共“一大”通过的党纲确定的党的奋斗目标是什么?
(2)20世纪30年代至40年代,中国共产党召开了哪两次重要会议?( 2分)
(3) 十一届三中全会作出的伟大决策是什么?
(4)你对中国共产党九十一年历程有何感悟?
明清是我国统一的多民族国家进一步巩固与发展,封建专制空前强化的时期,请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简述明朝加强中央集权的措施。
(2)清朝军民为巩固多民族国家的统一和发展,在平定国内叛乱和抗击外来侵略、维护国家领土主权方面都做了大量的努力,请各举一例。
(3)清政府推行闭关锁国政策近200年,这一政策给中国带来了怎样的影响?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无论就其深度还是广度而言,第二次工业革命都远远超过第一次工业革命。就深度而言,第二次工业革命是19世纪的电磁学和热力学这两门新兴科学物化的技术成果;就广度而言,第二次工业革命遍及一切与功、电、磁、热、光相关的技术领域。时至今日,人们仍然时时刻刻地直接感受着它所带来的恩惠。
——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世界历史》
材料二科学在铸造世界的未来上能起决定性的作用……没有科学,现代工业国家就一点也不能存在……一个国家若不充分利用自己的知识资源来推进科学,并推广科学的运用,它就不能长久继续存在。
——英国贝尔纳《历史上的科学》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指出第二次工业革命就其深度与广度而言超过第一次工业革命的具体表现。结合所学知识,任举一例说明第二次工业革命至今给我们带来的“恩惠”。
(2)根据材料二,概括说明科学的作用。
(3)综合上述材料,你有何感想?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新中国诞生后,美国从政治、军事、经济等各方面采取措施,千方百计地想把新中国扼杀在摇篮里。政治上,实行所谓遏制加孤立政策……经济上,对新中国进行经济封锁和贸易禁运。军事上,美国对新中国实行武装侵略和军事包围……派第七舰队侵入台湾海峡,阻挠中国人民解放军解放台湾。
——纪胜利 郝庆去《战后国际关系 史(1945-2000)》
材料二 如图
美国总统尼克松在机场受到周恩来总理等的欢迎
材料三 我们要坚持中美关系的正确方向……共同努力建设21世纪积极合作的全
面 的中美关系这一目标……促进两国在双边、地区、全球层面的沟通、协调、合作。
――胡锦涛2010年5月24日在第二轮中美战略与经济对话开幕式上的致辞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指出美国采取了哪些措施对付新生的中国。
(2)材料二反映的是发生于1972年的什么重大历史事件?
(3)根据以上三则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中美关系的发展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