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表是北宋几个年度的财政收支情况明细,从中得出的信息是
| 年代 |
收入(单位:贯) |
支出(单位:贯) |
| 真宗天禧五年(1021年) |
15085万余 |
12677万余 |
| 仁宗皇佑元年(1049年) |
12625万余 |
收支相抵 |
| 英宗治平二年(1065年) |
11613万余 |
13186万余 |
A. 频繁的自然灾害导致国家财政收入减少
B. 北宋财政收入不断下降,入不敷出,出现“积贫”的局面
C. “积弱”引发北宋中期严重的社会危机
D. 对辽和西夏的战争耗费及赔款是北宋财政危机的因素之一
把“依法治国”这一治国方略以根本大法的形式确定下来是在()
| A.中共八大 | B.十一届三中全会 |
| C.中共十五大 | D.全国人大九届二次会议 |
1954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所体现的两大原则是()
①人民民主 ②民主集中
③社会主义 ④民主协商
| A.①③ | B.②④ | C.②③ | D.①④ |
社会学家费孝通回忆参加北平市第一次各界人民代表会议时说,“踏进会场,就看见很多人,穿制服的,穿工装的,穿短衫的,穿旗袍的,穿西服的,穿长袍的,还有位戴瓜帽的——这许多一望而知不同的人物,会在一个会场里一起讨论问题,在我说是生平第一次”。从中可以获悉()
| A.费孝通是北京市第一届人民代表大会代表 |
| B.会议召开匆忙,代表们还来不及换上正装 |
| C.出席会议的普通工人代表居绝大多数 |
| D.人民代表会议具有广泛的代表性 |
某历史兴趣小组准备举办一次题为“‘一国两制’成功实践”的图片展览,下列各项不可能入选的是()
| A.香港人民的政治经济生活 | B.澳门人民的精神文明建设 |
| C.民族区域自治地区的成就 | D.港澳与大陆经济文化交流 |
下列关于抗日战争胜利的历史意义评述不恰当的是()
A 是中国近百年来第一次取得反对外来侵略斗争的完全胜利
B 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作出了贡献
C 中国的国际地位得到提高
D 结束了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历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