斯塔夫里阿诺斯在《全球通史》中说:“中国人的姓总是位于个人的名字之前,而不像西方那样,位于个人的名字之后。”从上述中国人重视姓氏这一现象中可以看出
A.男尊女卑思想严重 | B.个人名利色彩鲜明 |
C.家族宗法观念浓厚 | D.聚族而居根深蒂固 |
下图是《华北敌后抗日根据地形势示意图》,它反映了()
A.敌后根据地已遍及全国 | B.国共两党既合作又斗争 |
C.晋成为全国抗日主战场 | D.敌后战场开始局部反攻 |
据载:“辛亥革命后,有人翻译一本书名叫《平民政治》,但现在却准备易名为《共和政治》后再出版《国粹学报》。过去一段时间销路不畅,但最近改名《共和杂志》,重新变得抢手。”这反映了当时中国()
A.共和观念风行 | B.帝制基础尽除 |
C.传统文化皆废 | D.民权高度发达 |
1861年,清政府设立总理衙门,1877年清政府在英国设立使馆;1901年,依据《辛丑条约》,清政府设立外务部。这反映了清朝()
A.重获国家之独立 | B.与列强和平相处 |
C.外交迈向近代化 | D.对世界全面开放 |
《剑桥中国晚清史》载:19世纪90年代初期,清中央政府年收入田赋95,088,000库平银,关税21,989.000库平银,关税成为仅次于田赋的第二大收入来源。这表明当时中国()
A.工业文明已成主流 | B.逐渐卷入世界市场 |
C.告别小农经济时代 | D.贸易逆差得以扭转 |
中国古代某一时期“是一个大变革的时代,有农业革命、商业革命、金融革命,还有信息革命、能源革命。那时租佃关系日益普遍……街市制取代坊市制,一批商业名镇开始兴起,城市的经济文化职能显著增强。”这一时期是()
A.秦汉时期 | B.隋唐时期 |
C.两宋时期 | D.明清时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