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总统罗斯福曾说:“如果中国屈服,会有多少日本军队脱身出来?那些军队会干什么呢?会占领澳大利亚,占领印度,会像摘熟梅子一样轻而易举地占领中东……”这段材料说明中国的抗日战争
| A.是中国人民一百多年来反对外来侵略的完全胜利 |
| B.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做出了重要贡献 |
| C.它大大增强了中国人民的自尊心和自信心 |
| D.是中华民族由衰败走向振兴的转折点,从此走上独立富强之路 |
古人写字用黄纸,写错了,就用黄色的矿物颜料“雌黄”涂抹后重写。北齐颜之推《颜氏家训·书证》篇有“以雌黄改‘宵’为‘苜”’的记载。后人把那些不问事实,妄论一番,轻易下结论,称之为“信口雌黄……”“口中雌黄”。这一现象说明()
| A.印刷术的发明促进了文化的传播 |
| B.古代科学与技术之间开始走向结合 |
| C.纸的应用带动了相关技术及文化的发展 |
| D.古人重视科学技术的传承与创新 |
战国中期,国君对各级官吏的报酬,一般以一定数量的粮食作为俸禄,有时也赏给部分货币或黄金;地方首长每年年初要把自己管辖地区的户口、垦田、赋税等预算数字上报国君,到了年终必须到国君那里接受考核。这说明( )
| A.封建小农经济初步形成 | B.郡县制在部分诸侯国建立 |
| C.官僚政治体制逐步确立 | D.政府管理专业化水平下降 |
汉武帝时,刺史巡察郡国以“六条问事”考查郡县长吏。第一条是诏问“强宗豪右,田宅逾制,以强凌弱,以众暴寡”,另外五条分别是打击地方豪强“侵渔百姓,聚敛为奸”、“怒则任刑,喜则淫赏”、“苟阿所爱,蔽贤宠顽”、“恃怙荣势,请托所监”、“阿附豪强,通行货赂,割损正令”等行为。这一举措的根本目的在于( )
| A.加强中央集权,维护国家统一 |
| B.限制土地兼并,削弱豪强势力 |
| C.阻止农民破产,增加政府收入 |
| D.防范官员腐败,稳定社会秩序 |
2014年春节期间,央视播出了“家风是什么”的节目,颇受好评。传统观念中的“忠孝传家”、“耕读传家”是家风的重要内容。下列关于“忠孝”、“耕读”观念形成原因的表述,错误的是()
| A.“忠”与世袭制紧密相关 |
| B.“孝”与宗法制紧密相关 |
| C.“耕”与农本思想紧密相关 |
| D.“读”与科举制紧密相关 |
李大钊说:“世界一切现象,无能逃于理法支配者。人事界的现象,亦不能无特种的理法,惟俟史家去发现它,确定它了。”材料表明李大钊认为史学研究重在( )
| A.寻找社会规律 | B.构建伦理道德 | C.整理史实资料 | D.以史为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