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9月1日,民政部公布了首批300名著名抗日英烈与英雄群体名录。下图为该名录构成示意图,从中可得到的正确认识是
A.八路军在抗日战争中发挥中流砥柱作用 |
B.抗日战争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一部分 |
C.抗日英烈都牺牲于1937年—1945年间 |
D.国民政府的军队在抗战中发挥重要作用 |
下列说法体现了“双百方针”内涵的是()
A.要革命派,不要流派 | B.争论会引起党内思想不一致 |
C.让样板戏占领革命舞台 | D.不打棍子,不戴帽子,不抓辫子 |
著名财经作家吴晓波指出:1952年至1956年4年间,北京大学的科研项目有100项,1956年至1957年有400项。1958年8月1日开始算起,只用了40天的时间,科研成果就达到了3406项,其中达到或超过国际水平的有119项,属于国内首创的有981项。这表明()
A.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
B.“双百”方针推动了科技发展 |
C.科技领域出现了“大跃进” |
D.科技工作者具有非凡创造力 |
邓小平从列宁那里找到了新思路,给中国改革开放找到了新航向。有俄罗斯学者认为,中国20世纪80年代以来的改革属于新版的苏俄新经济政策。实际上邓小平对新经济政策有继承也有超越,“超越”的主要表现是 ()
A.利用市场手段发展社会经济 |
B.以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为目标 |
C.走适合自己国情的发展道路 |
D.把解决农民问题放在突出位置 |
民国十四年《革命》半月刊刊登了毛泽东的《中国社会各阶级的分析》一文。该文章()
A.找到了中国革命的发展规律 |
B.用阶级分析法研究中国社会 |
C.标志着毛泽东思想的形成 |
D.解决了中国革命的道路问题 |
列宁在评价孙中山的纲领时说:“它直接提出群众生活状况及群众斗争问题,热烈地同情被剥削的劳动者,相信他们是正义的和有力量的。”这一评价针对的是孙中山主张中的()
A.驱除鞑虏 | B.恢复中华 |
C.创立民国 | D.平均地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