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评价赫鲁晓夫是“徘徊在新旧时代十字路口的一名代表人物,他的一只脚跨进了新时代,而另一只脚又由于历史的原因,仍然深陷在旧时代的泥淖之中而不能自拔。”下列选项能表明其“一只脚跨进了新时代”的是
A.对工业管理体制进行改革,扩大地方权力 |
B.大规模平反冤假错案,摆脱个人崇拜泥淖 |
C.推行“新经济体制”,企业获得独立自主地位 |
D.推行“加速发展战略”,以经济管理方法代替行政命令 |
右表反映了19世纪世界贸易总额的发展趋势。对影响该现象形成的因素表述正确的是()
①两次工业革命的相继开展
②资本主义世界市场体系的最终确立
③交通运输方式的革新进步
④国际经济协调机制的普遍建立
A.①② | B.①③ | C.①④ | D.②③ |
罗马法学家莫特斯丁称:“婚姻是一夫一妻的终身结合,神事和人事的共同关系”,查士丁尼《法学阶梯》中则提到:“婚姻或夫妻关系是男女的结合,它包括不能分开的生活的亲密交往”,对此表述正确的是()
A.罗马法的核心是调整公民人身关系 |
B.罗马法追求男女关系的平等 |
C.神学思想在罗马社会影响日益衰微 |
D.罗马法有利于调整社会关系 |
1957年经济学家马寅初发表《新人口论》,主张两个(孩子)有奖,三个(孩子)确税,不让人口增殖拖经济的后腿,1958年被扣上了“经济学界的反动学术权威”的帽子,而1979年光明日报发文肯定马寅初的人口主张,认为过去“错批一人,误增三亿”。对马寅初人口思想及对其评价认识正确的是()
A.该思想的提出是学术领域贯彻“百花齐放”方针的结果 |
B.该思想的提出不利于当时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开展 |
C.前者否定该思想是因为它超越脱离了中国的现实国情 |
D.后者肯定该思想得益于思想解放、纠正了“左倾”路线 |
“稽之往史,我民族若不能立足于中原、偏安江表,称日南渡。南渡之人,未有能北返者。晋人南渡,其例一也;宋人南渡,其例二也;明人南渡,其例三也。风景不殊,晋人之深悲;还我河山,宋人之虚愿。吾人为第四次之南渡,乃能于不十年间,收恢复之全功……此其可纪念者四也”这是近代中国某一学校纪念碑碑文部分,纪念的是()
A.洋务运动中的京师同文馆 |
B.戊戌变法期间的京师大学堂 |
C.新文化运动中的北京大学 |
D.抗战期间三校合并的西南联大 |
下图为某一时期的标语口号(落款为国民革命军第四军政治部印行),该标语口号对应的历史事件表述正确的是()
A.五四运动:外争主权、内除国贼 |
B.国民大革命:打倒列强、除军阀 |
C.土地革命战争:打土豪、分田地 |
D.抗日战争:全民抗战、一致对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