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图“公转轨道相邻的三大行星相对位置示意图”。
此时( )
| A.是地球北极地区科学考察的黄金季节 |
| B.地球处于近日点附近,公转速度较快 |
| C.我国从南向北白昼变短,黑夜变长 |
| D.②是太阳系中距离太阳最近的大行星 |
与①、②行星相比,地球具备生命存在的基本条件有( )
| A.强烈的太阳辐射和充足的水汽 | B.适宜的温度和大气成分 |
| C.安全的行星际空间 | D.稳定的太阳光照条件 |
该图中左图为某区域示意图,右图为左图中R河河谷及其附近地质剖面示意图。读图完成问题
R河流的流向大体上为:
| A.自北向南 | B.自南向北 | C.自东向西 | D.自西向东 |
R河河谷处的地质构造为:
| A.向斜 | B.背斜 | C.谷底 | D.山岭 |
R河流汛期时:
| A.北印度洋海区海水顺时针流动 |
| B.南半球昼较短夜较长 |
| C.亚欧大陆上受冷高压控制 |
| D.中国举行赛龙舟比赛 |
该图为我国西南地区1月(左图)和7月(右图)晴天出现频率(%)图,读图回答问题。
图示1、7月晴天出现频率变化最大的地区是:
| A.云贵高原东部 |
| B.四川盆地 |
| C.湖南和湖北西部地区 |
| D.横断山脉和云贵高原西部 |
图中①地区1月晴天出现频率低的主要原因是:
| A.地形闭塞,空气流通不畅 |
| B.受准静止锋影响 |
| C.湖泊多,蒸发旺盛,水汽丰富 |
| D.受来自印度洋湿润气流影响 |
读“四个农业区(阴影部分)位置图,回答问题。
甲、乙、丙、丁四地的主要经济作物依次是:
| A.黄麻、棉花、可可、甜菜 |
| B.黄麻、甜菜、棉花、可可 |
| C.甜菜、棉花、黄麻、可可 |
| D.甜菜、可可、黄麻、棉花 |
影响四地农业差异的主导因素是:
| A.气候 | B.地形 | C.水源 | D.土壤 |
四地农业生产类型均属于:
| A.自给型农业 | B.混合型农业 |
| C.种植园农业 | D.集约型农业 |
MN线为地球表面的一半圆弧(180°)。读图回答问题。
若MN线位于同一经线圈上,2011年新年伊始,M点的中午太阳高度正好达90°,则:
| A.M点比N点的线速度大 | B.M、N位于同一纬线上 |
| C.M与N的纬度值相等 | D.M、N在同一经线上 |
若MN线位于晨昏线上,M点的地方时为8点,则:
| A.M点昼长大于N点昼长 |
| B.N点日出的地方时是4点 |
| C.太阳直射点位于北半球 |
| D.M点的区时比N点的区时早12时 |
该图为我国某山地年降水量随高度变化示意图,回答问题。
就相同海拔高度来说,该山地南北两坡年降水量:
| A.大体相等 | B.北坡较多 |
| C.南坡较多 | D.难以判断 |
该山地年降水量随海拔高度升高而减少的起始高度出现在:
| A.南坡3500米 | B.南坡2000米 |
| C.北坡3500米 | D.北坡2000米 |
该山地所属山脉可能是:
| A.南岭 | B.秦岭 | C.阴山山脉 | D.天山山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