材料一:中央民族工作会议强调,新中国成立以来,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得到了很大发展,但一些民族地区群众困难多、困难群众多,同全国一道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难度大,必须加快发展,实现跨越式发展。要发挥好中央、发达地区、民族地区三个积极性,对边疆地区、贫困地区、生态保护区实行差别化的区域政策。目前,我国已进入各民族跨区域大流动的活跃期,对少数民族流动,不能采取关门主义,要积极探索管理方式,让少数民族群众更好地融入城市。
材料二:支持民族地区发展是中央的一项基本政策。要深化改革,调动广大干部群众的积极性,激发市场活力;发挥民族地区的特殊优势,加大各方面的支持力度,提高自我发展能力;大力传承和弘扬民族文化,为民族地区提供强大精神动力;加强生态环境保护,提高持续发展能力。做好民族工作,关键在党,关键在人,要用好少数民族干部,重视民族地区基层党组织建设。
(1)结合材料一,从辩证唯物论方法论的角度说明,新时期应如何做好民族工作?
(2)结合材料二,运用政治生活的知识说明,我国应如何促进民族地区的发展?
从2010年4月1日起,上海市政府调整最低工资标准、失业保险金等一系列调整有关民生保障待遇标准的政策。月最低工资标准从960元调整为1120元,劳动者个人依法缴纳的社会保险费和住房公积金,延长工作时间的加班费,中班、夜班、高温、低温、有毒有害等特殊工作环境、条件下的津贴等,均不作为月最低工资标准的组成部分。调整后的失业保险金标准最高为每月660元,最低为每月460元。
(1)失业保险金标准属于社会保障制度中的哪一项内容?
(2)请运用所学经济常识简要回答:制定和调整最低工资标准在我国经济生活中发挥了怎样的作用?
(3)王先生在某企业中工作,由于企业业务量大,经常加班,企业单位却没有按照规定发给其应得的加班工资。请选择一种维权方式,帮助王先生设计解决此事的简要方案。
举办一次成功的世博会,不仅对一个国家的经济、社会和城市发展具有强大的推动作用,而且对于扩大国家正面形象的国际传播、提升国家参与国际政治经济活动和国际事务的能力,有着现实而深远的影响。
(1)图为上海世博会会徽,它表达了什么理念?
(2)2009年以来我国外交工作取得新的重要进展,试举两例。
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必须坚持经济发展与改善民生、维护社会公平正义的内在统一,让全体人民共享改革发展成果,促进社会和谐稳定。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1)从经济常识角度,分析材料一反映的经济现象。
材料二目前我国收入分配制度改革的四个“痛点”
痛点 |
表现 |
市场机制与非市场力量结合导致的灰色收入 |
我国的灰色收入有价格双轨制收入、垄断特权收入、国有资产流失性收入、税收流失性收入和非法收入等。 |
劳动者市场弱势地位导致劳动者收入比重下降 |
我国劳动力市场长期供大于求,“买方垄断”客观存在,特别是传统劳动力密集型产业。企业往往通过压低劳动者收入以提高利润,导致劳动者在经济增长中分享的成果显著不足。 |
国有垄断行业收入偏高 |
部分垄断行业职工收入比我国职工平均工资水平高4—10倍之多。 |
社会保障制度再分配救济功能不足 |
目前我国企业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还不到公务员养老金的50%。有悖于救济市场竞争弱势群体和“失利者”这一社会保障制度的本意,甚至可能使社会保障制度出现逆向调节,扩大实际收入分配差距。 |
(2)运用经济知识,为国家破解当前收入分配制度改革的四个“痛点”,提出合理化建议。
材料三加快收入分配改革步伐,让国强与民富同步
在我国经济多年呈现高速增长的态势下,人们自然期盼藏富于民,让“国强”与“民富”同步。然而,数据显示,2002年至2009年,我国GDP年均增速超过10%,职工工资年均增长只有8.18%;从1988年到2007年,收入最高的10%人群和收入最低的10%人群间的收入差距,从7.3倍上升到23倍。2010年3月5日,温家宝总理在十一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上作《政府工作报告》时指出,今年要改革收入分配制度,“我们不仅要通过发展经济,把社会财富这个‘蛋糕’做大,也要通过合理的收入分配制度把‘蛋糕’切好”。
(3)结合材料三,运用实践的有关知识分析国家加快收入分配制度改革的依据。
材料四公民以平和方式表达利益诉求
促进社会和谐稳定离不开公民利益诉求的充分表达,在我国进入社会矛盾凸显期后,公民权益的平和表达、有效维护,是中国公民不断发展的一个重要成果。广州市选址番禺区大石街会江村建生活垃圾焚烧发电厂消息传出后,周边小区群众通过签署反对意见的形式发起诉求活动。2009年12月10日,番禺区有关部门表示,暂缓“垃圾发电厂”项目,启动有关垃圾处理设施选址的全民讨论。一位参与对话的政府官员说,过去我们习惯于鼓励和表扬,而现在,我们必须学习在群众和舆论的批评和监督下推进工作。
(4)运用政治常识知识,谈谈你对“公民以平和方式表达利益诉求”的认识。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材料二进入21世纪以来,我国纺织工业快速发展,形成了从上游纤维原料加工到服装、家用、产业用终端产品制造不断完善的产业体系。但是,纺织工业在快速发展的过程中,长期积累的矛盾和问题也日渐凸显。主要表现在自主创新能力薄弱,高技术、功能性纤维和复合材料开发滞后,高性能纺织机械装备主要依靠进口,产业布局不尽合理等方面。2008年下半年以来,吸纳就业人数下降,我国纺织工业陷入多年未见的困境。
材料三国务院公布的《纺织工业调整和振兴规划》提出,2009年至2011年,我国纺织产业的八大主要任务有:稳定国内外市场、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加快实施技术改造、淘汰落后产能、优化区域布局、完善公共服务体系、加快自主品牌建设、提升企业竞争实力。同时该规划也提出了十项保障措施,其中包括继续提高出口退税率、鼓励企业实施兼并重组以及加大对纺织企业的金融支持等。
(1)材料一反映了什么经济现象?针对材料一现状,运用所学经济知识为我国出口服装企业今后的发展提几条建议。
(2)结合材料一、二,运用矛盾观的有关知识分析我国纺织工业发展的现状和趋势。
(3)结合材料三,运用国家职能的有关知识说明国务院公布《纺织工业调整和振兴规划》的必要
性。
在“经济全球化与对外开放”的专题学习中,某校高二年级部分学生以“经济全球化的影响及应对策略”为研究课题,组成探究小组。他们利用课余时间,通过问卷、走访、查阅文献、上网等方法进行了调查。
通过调查,同学收集到以下资料:
材料一:经济全球化促进了生产要素在全球范围内的流动、国际分工水平的提高以及国际贸易的迅速发展,从而推动了世界范围内资源配置效率的提高、各国生产力的发展,为各国经济提供了更加广阔的发展空间;经济全球化使世界经济更加不平衡,两极分化更加严重。一边是发达国家财富的不断积累,一边是发展中国家贫困的不断加剧。
材料二:加入世贸组织以来,我国充分利用世贸规则来促进我国的经济发展。随着我国出口产品在国际上的影响力越来越大,我国成为世界上遭受反倾销调查最多的国家之一,也是部分国家滥用反倾销措施的最大受害国。到目前为止,有多个国家和地区对我国提起反倾销调查。
材料三:2002年以来,我国约有上百亿美元的出口商品因绿色壁垒受阻。纺织、机电、农副产品等一直是我国出口贸易的主力军,由于这类产品长期处于高污染、高能耗、低卫生、低环保的生产水平,经常遇到绿色壁垒的限制。
假如你现在加入该探究小组,请继续探究以下问题:
(1)运用唯物辩证法有关知识分析经济全球化的影响。
(2)运用经济生活有关知识说明,如果与WTO成员发生贸易摩擦,怎样利用WTO的争端机制维护自己的权益?
(3)运用政治生活有关知识,请你为我国出口产品免遭绿色壁垒提出合理化建议。
(4)参与本次研究性学习后,假如安排你在高二年级学生大会上作简短的总结性发言,请你写出发言提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