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列关于细胞分化、衰老、凋亡与癌变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细胞分化使多细胞生物体中的细胞趋向专门化,有利于提高各种生理功能的效率 |
| B.个体发育过程中细胞的分化、衰老、凋亡对于生物体都是有积极意义的 |
| C.细胞的衰老与机体的衰老总是同步进行的,凋亡是由细胞内的遗传物质控制的 |
| D.人体所有细胞中都有与癌变有关的基因,细胞癌变是细胞异常的结果 |
某生物小组探究影响光合作用强度的因素。将内部气体逸出的小圆形叶片(直径1 cm)各20片放入富含CO2的各大试管中。以白炽灯作为光源,移动白炽灯调节其与大试管的距离,分别在10℃、20℃和30℃下进行实验,观察并记录不同距离下单位时间上浮的叶片数目,结果如图。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
| A.B点条件下叶片不能进行光合作用 |
| B.A点、C点的限制因素分别为温度和光照强度 |
| C.若在缺镁的培养液中进行此实验,则B点向左移动 |
| D.光照前,将内部气体逸出的小圆形叶片放黑暗处清水中待用 |
下图表示某植物生长与温度的关系,由图可知 ( )
| A.昼温为25℃时,植物生长最快的夜间温度是15℃ |
| B.昼夜恒温条件下,当温度低于12.5℃时,植物将停止生长 |
| C.昼夜恒温为25℃时,该植物利用的CO2量与昼温25℃、夜温10℃时相等 |
| D.昼温25℃、夜温5℃时,一昼夜该植物没有有机物积累 |
某生物兴趣小组就影响植物光合作用的因素进行了研究,获得如下图所示的实验结果。下列有关分析正确的是 ( )
| A.该实验表明,温度、光照强度和CO2浓度都会影响植物光合作用的强度 |
| B.当光照强度大于7时,该植物在15℃和25℃的环境中合成有机物的速率相同 |
| C.随着温度的升高,该植物的呼吸速率逐渐增强 |
| D.该植物可在较低温度、较弱光照的环境中快速生长 |
下图是植物体内两个有着相互联系的生理过程,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
| A.甲、乙过程分别发生在植物细胞的叶绿体和线粒体中 |
| B.乙过程也能产生[H],与甲过程中产生的[H]相同 |
| C.乙过程产生的CO2、H2O可用于甲过程,促进(CH2O)的生成 |
| D.两过程产生的ATP利用途径相同 |
Calvin等人研究光合作用时进行了以下实验:在某种绿藻培养液中通入14CO2,再给予不同的光照时间后从培养液中提取并分析放射性物质。预测实验结果是 ( )
| A.光照时间越长,固定产生的C3越多 |
| B.在一定时间内光照时间越长,产生的放射性物质的种类越多 |
| C.无论光照时间长短,放射性物质都会分布在叶绿体的类囊体薄膜上 |
| D.只要给予光照,放射性就会出现在[H]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