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15分)如图为培育转基因抗虫棉的技术流程。请据图回答:

(1)进行过程①,先要运用的酶是       
(2)基因工程核心步骤的名称是       
(3)在培育成功的转基因抗虫棉的传种接代过程中,抗虫基因和标记基因是否遵循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   。为什么?                       
(4)过程②采用最多的方法是      。在实验室中,检测抗虫基因是否整合到棉花细胞的DNA分子上的方法是                      
(5)经过③过程形成愈伤组织的细胞分裂方式是            
(6)过程④所表达的两个重要的生理现象是                                    

科目 生物   题型 综合题   难度 中等
知识点: 生物技术中的伦理问题 动物细胞工程的常用技术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为比较两种形态和习性上很接近的原生动物在相同条件下的繁殖速度,某学校研究性学习小组进行了以下实验:
第一步:各取10个原生动物A和B,以同一种杆菌为饲料,分别放在两个大小相同的容器中,在相同且适宜的条件下单独培养;
第二步:定期统计两个容器中的原生动物种群数量,记录在表格中,记录结果如下表:(单位:个)

天数
种类
2
4
6
8
10
12
14
16
A
15
60
80
81
80
82
81
80
B
12
35
50
60
61
62
60
62

请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原生动物A单独培养6天后,种群数量趋于稳定,生态学上称此数量为
(2)由实验数据可以看出,单独培养时,A、B种群增长都属于型增长。
(3)如果将A、B放在同一个容器中混合培养,二者的关系是,达到稳定状态时(A和B都存在),A种群数量比单独培养时要(填“多”或“少”),其原因是

据图回答问题:

(1)若E是淋巴因子,则细胞I是
(2)若E是神经递质,则细胞II发生的反应是
(3)若E是胰高血糖素,则细胞II最可能是,该细胞此时可发生的变化是
(4)若E是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则细胞I还具有的功能是

(21分)
江淮黑猪是安徽省地方优良品种,该猪品种以抗病、耐粗饲、产仔率高、肉质鲜美等而著名。但是近年来由于品系间杂交繁育等,优良性状退化严重,如出现瘦肉率下降,易感蓝耳病,黑猪不黑等。有人利用大别山区腹地的野猪资源来改良现有猪品种,并取得初步成功。将江淮黑猪与野猪交配,成功产下十几只野猪和家猪的杂交后代。这些仔猪都具有江淮黑猪原有的优良性状。
(1)野猪和江淮黑猪杂交产生可育后代,说明
(2)野猪和江淮黑猪杂交,后代因为含有野猪的基因,仍然野性十足,不方便圈养。请设计两种育种方案,以降低其野性。
方案一:
方案二:
(3)已知江淮黑猪的一个隐性性状由单基因h控制,但不知控制该性状的基因(h)是否位于常染色体上,请你设计一个简单的调查方案进行调查,并预测调查结果。
方案:寻找具有该隐性性状的江淮黑猪进行调查,统计
结果:



(4)我省从美国引进了瘦肉型白色约克夏种猪,某家畜良种繁殖中心拟以江淮黑猪母猪为繁殖主体,用技术,快速繁殖纯种约克夏白猪。具体方法是将约克夏白猪进行后,再进行人工授精和培养,获得多枚早期胚胎,检查和筛选符合要求的胚胎移入生理状态相同的体内完成发育。

I人工种子是人们模仿天然种子的结构制造出来的生命有机体,它能像天然种子一样萌发生长。人工种子的核心部分是被外层物包埋的具有类似种子胚功能的胚状体。胚状体不同于一般种子的胚,是由非合子细胞分化形成的类似于胚的结构物,所以又称“体细胞胚”或“花粉胚”。胚状体在一定的条件下,可以通过胚胎发育过程形成植株。
胚状体可从悬浮培养的单细胞中得到,也可以通过试管培养的茎尖、芽尖、子房、花粉等获得。将胚状体包埋在一个能提供营养的胶质中,便成了所谓的“人工种子”。培育过程如下图所示。
请根据以上材料回答:

(1)人工种子是依据什么原理进行的?
(2)某二倍体植物基因型为DdTt,利用这种生物技术采用的方法,可培育成“花粉胚”,也可制成人工种子,这种种子萌发形成的个体称为,基因型为,从生殖类型看属于生殖。
(3)②表示脱分化的过程,其实质是;③表示再分化的过程,其实质是
Ⅱ.下图表示病菌感染人体后,免疫细胞做出应答的部分过程。请据图回答问题。

(1)⑦与④功能上的区别是,④在分化为⑦的过程中,同时也分化成细胞。
(2)②④⑦中能特异性识别抗原的是(填序号)。
(3)过程①需要细胞的参与。

长期以来优良种畜的繁殖速度始终是限制畜牧养殖业发展的瓶颈,近年发展起来的生物工程技术使优良种畜的繁殖大大加速。下面是科学家快速繁殖良种奶牛的两种方法,请据图完成下列问题:
(1)用来促进B牛多排卵的激素是________,从B牛输卵管中取出卵子,在一定条件下培养到________期;并从A牛附睾中取出精子,在一定条件下培养一段时间,目的是________;如果体外受精后,在精核与卵核融合之前,用微型吸管去除雄核,再用细胞松弛素B处理(作用类似于用秋水仙素处理植物细胞),处理后的受精卵可发育成小牛。这种方法在动物新品种选育中的显著优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培育G牛的理论依据是________________; G牛的基因来源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其性别是____,培育G牛的该项技术称为________________。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