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钢铁的生产和使用是人类文明和社会进步的一个重要标志.
(1)每年钢铁锈蚀都会造成巨大的损失,铁制品锈蚀的主要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校课外兴趣小组的同学取潍坊某钢铁厂生铁样品进行实验:将四份不同质量的生铁样品(假定其中只含单质铁和单质碳)分别加到100g质量分数相同的稀硫酸中,充分反应后,测得的实验数据如下表:(已知:在标准状况下,22.4L H2的质量为2g)

实验序号
1
2
3
4
生铁样品的质量/g
2.88
5.76
9.24
10.28
生成H2的体积(标准状况下)/L
1.12
2.24
3.36
m

通过计算回答下列问题:
①上述表格中m的值为________.
②根据表中数据计算稀硫酸中H2SO4的质量分数.

科目 化学   题型 计算题   难度 中等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胃溃疡病人要治疗胃酸(主要含稀盐酸)过多症不宜服用含 N a H C O 3 的药片,可服用含 A l ( O H ) 3 的药片.则:
(1)胃酸与 N a H C O 3 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2) A l ( O H ) 3 与胃酸反应生成 A l C l 3 的化学反应类型是
(3)在实验室里,将含3.9 g A l ( O H ) 3 的药片加入到质量分数为3.65%的稀盐酸中,完全反应时所需稀盐酸的质量为多少克?

生活中处处有化学,小明把学到的化学知识用于生活中,进行下列探究。
(1)如图所示,小明把一只新鲜鸡蛋放入盛水的玻璃杯中,鸡蛋沉入水底(蛋壳的主要成分是碳酸钙)。若向玻璃杯中逐渐滴加浓盐酸,鸡蛋壳表面将出现的现象是,相应的化学反应方程式为

(2)小明同学在家里做了如图所示的小实验。

①图Ⅰ中观察到的主要现象是鸡蛋壳表面有气泡产生,蜡烛火焰熄灭。由此得出有关CO2性质的结论是
。并依此性质确定CO2的一个主要用途是
②当蜡烛熄灭后,在玻璃杯口迅速盖—块蘸有石灰水的玻璃片(见图Ⅱ)。观察到的现象是玻璃片上的石灰水,此现象说明在杯中有气体产生,写出气体与石灰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3)小明把含碳酸钙85%的鸡蛋壳20g和足量的稀盐酸反应,计算产生的气体是多少克?

实验是学习化学的重要手段,通过实验可以培养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
(一)实验室制取气体是初中重要的一组实验,结合下列实验装置图回答有关问题:

(1)装置I是加热固体的装置,指出其中的错误
要改正错误需要操作的按钮是(填字母)。
(2)使用装置II制取O2, 化学方程式为
(3)使用装置II前要检验气密性,方法是
(4)实验室制取H2、O2、CO、CO2等四种气体,可选用装置III来收集的气体
(填化学式)。
(二)某实验小组为测定铜和氧化铜混合物中氧化铜的质量分数,设计了用干燥纯净的氢气还原氧化铜的实验,所需实验装置如下图所示,回答下列问题:

(5)将上图连接成整套装置,连接顺序依次为B→→E(填写字母)。
(6)某同学用E装置增加的质量来计算混合物中氧化铜的质量分数,计算的结果会
(填“偏大”、“偏小”或“不变”)
(7)A装置中实验前混合物质量为2.5g,实验后的剩余固体质量为2.1g,计算混合物中氧化铜的质量分数。

下图A、B、C是实验室常用的气体发生装置,装置A中①为分液漏斗,通过分液漏斗活塞的“开”、“关”,可以向锥形瓶中滴加液体。请回答下列问题:

(1)在装置B中,若用高锰酸钾制氧气,管口还应放,其作用是;若用氯酸钾和二氧化锰制氧气,请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2)已知过氧化钠(Na2O2)是一种淡黄色固体,常温下可与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钠和氧气,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3)在实验室若用A作气体发生装置,用过氧化钠和水反应来制取一瓶干燥的氧气,所选装置的正确连接顺序是(填写管口字母);若只改变A装置中的药品,仍采用已连接的整套装置,还可以用来制取气体。
(4)D中浓硫酸的作用是.。
(5)若取16g高锰酸钾放入B的试管中,加热一段时间后,固体质量减少了1.6g,请计算试管中剩余高锰酸钾的质量为多少克?

某同学模仿物理课上学到的“串联电路”,设计了如下气体制取与性质验证的组合实验。打开分液漏斗活塞后,A中出现大量气泡,B中白磷燃烧,C中液面下降。请看图回答问题:

A B C D E F
(1) A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2)B中白磷能够燃烧的原因是
(3) D中的实验现象是
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4) E中的实验现象是
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5) 用F装置收集气体的依据是
(6)现用大理石与稀盐酸反应制取二氧化碳气体,反应产生的二氧化碳气体的质量与加入的稀盐酸的质量关系如图所示。(提示:大理石中的杂质不发生反应,气体的溶解忽略不计)求:稀盐酸中溶质的质量分数是多少?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