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图是甲、乙两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

(1)30℃时,甲的溶解度________(填“大于”“等于”或“小于”)乙的溶解度.
(2)要使饱和的甲溶液变为不饱和溶液,可采取的方法是________(只填一种).
(3)在20℃时,把甲、乙各10g固体分别加入到两个盛有50g水的烧杯中,充分搅拌,所得甲溶液为________(填“饱和”或“不饱和”)溶液;若将温度都升高到30℃,甲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________(填“大于”“等于”或“小于”)乙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
(4)10℃时,向12%的100g甲溶液中加水60g,可得到甲溶液________g,此时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________%.

科目 化学   题型 填空题   难度 中等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如图是a、b、c三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

(1)在t1℃时,a、b、c三种物质中,溶解度最大的是
(2)t1℃时,将30g a物质放入100g水中,充分搅拌,所形成的溶液是 溶液(填“饱和”或“不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是 (精确到0.1%);此时若将温度由t1℃升至t2℃,还应再加入a物质 g,才能变成饱和溶液。
(3)从a、c的饱和溶液中提取a,应采用方法是 (填“冷却结晶”或“蒸发溶剂”)。

配制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氯化钠溶液常有以下操作。

请回答下列问题:
(1)用上图所示的序号表示配制该溶液的正确操作顺序为
(2)用托盘天平称量所需的氯化钠时,发现托盘天平的指针偏向左盘,应
A.增加适量氯化钠固体 B.减少适量氯化钠固体
C.调节游码 D.添加砝码
(3)将氯化钠和水依次倒入烧杯中,用玻璃棒搅拌,其目的是
(4)下列过程中对所配制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没有影响的是()
A.配制时所用烧杯中有少量水
B.称量时有少量氯化钠残留在纸上
C.将量筒中的水转移到烧杯时,有少量水溅出
D.搅拌均匀后,转移到试剂瓶时有少量溶液溅出

在《我与化学》活动中,某兴趣小组的同学在实验室用含有少量MgCl2的NaCl固体配制一定质量分数的NaCl溶液.实验步骤如下图所示:

请回答:
(1)在“溶液A”中加入过量NaOH溶液所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2)操作2的名称是 ,在“操作2”中,要用到的玻璃仪器除玻璃棒、烧杯外,还有
(3)加入“适量HCl”的目的是
(4)操作3是蒸发,为了得到固体NaCl,应蒸发至 时停止加热,该操作中玻璃棒的作用是

水龙头中常镀铬。铬是银白色有光泽的金属,在空气中表面能生成抗腐蚀性的致密氧化膜。铬能与稀硫酸反应,生成蓝色的硫酸亚铬( CrSO4)溶液,请回答:
(1)铬的元素符号_________
(2)写出铬与稀硫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3)预测铬与稀硫酸反应的现象:
(4)结合现象分析,该反应过程中,溶液中逐渐减少的离子是 (写离子符号,下同),逐渐增多的离子是

在宏观、微观、符号之间建立联系是化学学科的特点。
(1)现有下列微粒:①H ②H2 ③Al3+④NO3-,其中能表示分子的是 (填序号);
由③和④两种微粒构成的化合物的化学式是
(2)分析以下化学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并回答问题:

请回答以下问题:
表示A物质的分子,则A物质的化学式为
表示B物质的分子,B物质中碳、氧元素的质量比是
③参加反应的两种物质的分子个数比是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