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如图所示,R1=14.0Ω,R2=9.0Ω.当开关S扳到位置1时,测得电流I1=0.20A;扳到位置2时,测得电流I2=0.30A.求电源的电动势和内阻.

科目 物理   题型 实验题   难度 较易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某同学用打点计时器测量做匀加速直线运动的物体的加速度,电源频率f="50" Hz在纸带上打出的点中,选出零点,每隔4个点取1个计数点,因保存不当,纸带被污染,如图所示,A、B、C、D是依次排列的4个计数点,仅能读出其中3个计数点到零点的距离:

若无法再做实验,可由以上信息推知:
①相邻两计数点的时间间隔为__________s
②打C点时物体的速度大小为___________m/s(取2位有效数字)
③物体的加速度大小为__________m/s2

在探究力的合成方法时,先将橡皮条的一端固定在水平木板上,另一端系上带有绳套的两根细绳。实验时,需要两次拉伸橡皮条,一次是通过两细绳用两个弹簧秤互成角度地拉橡皮条,另一次是用一个弹簧秤通过细绳拉橡皮条。
①实验对两次拉伸橡皮条的要求中,下列哪些说法是正确的(填字母代号)
A.将橡皮条拉伸相同长度即可
B. 将弹簧秤都拉伸到相同刻度
C. 将橡皮条沿相同方向拉到相同长度
D.将橡皮条和绳的结点拉到相同位置
②同学们在操作过程中有如下议论,其中对减小实验误差有益的说法是 (填字母代号)
A.拉橡皮条的细绳要适当长些,标记同一细绳方向的两点要适当远些
B.弹簧秤、细绳、橡皮条都应与木板平行
C.用两弹簧秤同时拉细绳时两弹簧秤示数之差应尽可能大
D.两细绳必须等长

如图所示,某同学在做“研究匀变速直线运动”实验中,由打点计时器得到表示小车运动过程的一条清晰纸带,纸带上两相邻计数点的时间间隔为T=0.10s,其中S1=7.05cm、S2=7.68cm、S3=8.33cm、S4=8.95cm、S5=9.61cm、S6=10.26cm,则A点处瞬时速度的大小是_______m/s,小车运动的加速度计算表达式为_______ ,加速度的大小是_______m/s2(计算结果保留两位有效数字)。

在“验证力的平行四边形定则”实验中,需要将橡皮条的一端固定在水平木板上,另一端系上两根细绳,细绳的另一端都有绳套(如图)。实验中需用两个弹簧秤分别勾住绳套,并互成角度地拉橡皮条。某同学认为在此过程中必须注意以下几项:

A.两根细绳必须等长。
B.橡皮条应与两绳夹角的平分线在同一直线上。
C.在使用弹簧秤时要注意使弹簧秤与木板平面平行。
D.弹簧秤不能接触水平木板。
其中正确的是______。(填入相应的字母)

我们可以通过以下实验,来探究产生感应电流的条件。
(1)给岀的实物图中,请用笔画线代替导线补全实验电路

(2)接好电路,合上开关瞬间,电流表指针(填“偏转”或“不偏转”);
(3)电路稳定后,电流表指针(填“偏转”或“不偏转”);迅速移动滑动变阻器的滑片,电流表指针(填“偏转”或“不偏转”);
(4)根据以上实验可得:产生感应电流的条件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