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温下,某反应达平衡,平衡常数,恒容时,温度升高,H2浓度减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该反应的焓变为正值 |
B.恒温恒容下,增大压强,H2浓度一定减小 |
C.升高温度,逆反应速率减小 |
D.该反应化学方程式为CO + H2O![]() |
甲烷和水反应可以制水煤气(混合气体),其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如图所示,根据以上微观示意图得出的结论中,正确的是
A.反应前后各元素的化合价均不变 |
B.水煤气的成分是一氧化碳和氧气 |
C.该反应中含氢元素的化合物有3种 |
D.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中甲烷和水的计量数之比为1︰1 |
下列实验操作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选项 |
实验目的 |
实验操作 |
A |
验证NaCl溶液中混有盐酸 |
取少量溶液,滴加无色酚酞溶液 |
B |
比较Fe、Cu、Ag的金属活动性 |
铁丝浸入CuSO4溶液,铜丝浸入AgNO3溶液 |
C |
除去铁制品上的铁锈 |
将铁制品长时间浸泡在足量的稀硫酸中 |
D |
除去粗盐中的难溶性杂质 |
将粗盐研碎、溶解、蒸发 |
我们的衣食住行中都蕴含着丰富的化学知识,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衣料中的蚕丝和涤纶都属于合成有机高分子材料 |
B.加碘食盐和铁强化酱油都可以补充人体必需的微量元素 |
C.建筑高楼大厦时用到的钢是纯净物 |
D.用液化石油气代替汽油作汽车燃料,不会造成空气污染 |
“两型”社会,提倡“低碳”生活,下列有关碳及碳的化合物叙述中正确的是
A.二氧化碳是形成酸雨的主要气体 |
B.金刚石、石墨都是碳单质,两者碳原子的排列方式相同 |
C.一氧化碳含量增加会导致温室效应 |
D.大气中二氧化碳的消耗途径主要是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 |
认识物质及其变化对把握自然规律至关重要。下列与其他物质变化类型不同的一项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