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材料一:1901-1975年获得诺贝尔奖的309位科学家中,与他人合作而获得重大成果所占的比例(见下表)。

时间(年)
获奖人数
合作获奖人数
合作所占比例
1901—1925
75
18
24%
1926—1950
90
36
40%
1951—1975
144
107
74

材料二:小强和小华不仅是同班同学,而且是学习上的竞争对手,生活中的一对好朋友。两个小伙伴在学习上各有千秋,小强擅长理科的学习,而小华的文科学习成绩较好。在学习中,小强和小华相互帮助,你追我赶,共同进步,被传为佳话。
(1)从材料一的数据中我们可以得出什么结论? 为什么?(回答两点即可)
(2)小强和小华在合作中竞争的事例对你有什么启发?(回答两点即可)

科目 政治   题型 简答题   难度 中等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在思想品德课上,王老师讲到竞争与合作的关系时,给出了这样一个公式让同学们去思考:1+1=?
王老师:"1+1=2"这在数学常规计算中是非常简单的,但在社会生活中的算法也是这样吗?小宇同学:在某种情况下,1+1>2;而在另一种情况下,1+1<2。
小宇同学的说法得到老师的赞赏。
请运用所学知识对小宇的观点加以简要说明。

灾难压不垮坚强的中国人!在汶川、玉树和雅安地震中,多少人创造了生命的奇迹,多少人把生的希望留给别人,多少人伸出了援助之手,多少人忙碌在救灾现场,多少人用徽笑面时灾难……
上述材料体现了教材中的哪些观点?

请谈谈你对"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理解?并说出在与人交往中我们还应注意些什么?

针对班集体凝聚力不强,损害集体利益的事情时有发生,作为班长的你要在班会上发言,你会说些什么?请列出简要的发育提纲。(至少答出三点)

根据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公共精神是公民在社会活动中共同遵循的行为规范,及由此产生并共同推崇的原则和精神。要培养公民的公共精神,离不开健康的现代公共活动。
材料二:与西方不同,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公共活动多为看大戏、闹红火等,"热闹"成为其原则和标准。中国人在公共场合高声喧哗的习惯,似乎与此有关。
材料三:民主选举、讨论规则等活动是培养会共精神的深层次土壤,对公民平等公正意识的形成,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
学校或班级是学生公共活动的主要场所,某班班主任要培养本班同学的公共精神,他应该如何做呢?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