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究实验题。
蚯蚓能疏松土壤,提高土壤肥力。为了探究“土壤湿度对蚯蚓生活的影响”,小明同学准备了一个箱子,以箱子内横轴中线为界,一边放潮湿的土壤,另一边放相同高度土质一样的干燥土壤,然后放进20条状况相同的蚯蚓,盖上纸板。三天后检查箱子内中线两边的蚯蚓,并作好观察记录。
(1)小明提出的问题是: ?
作出的假设是 。
(2)该实验的变量是 。
(3)小明放一样土质,一样高度的土壤原因是 。
(4)小明放20条蚯蚓而不是放一条的目的是 。
(5)预测小明的实验结果:蚯蚓多数在 (请填“潮湿”或“干燥”)土壤的一边。
某同学探究"馒头在口腔中的变化",实验方案如下,请根据表中内容回答问题:
试管 |
加入的物质 |
加入 |
处理方法 |
检验方法 |
1 |
馒头碎屑适量 |
2毫升唾液 |
充分搅拌放入37℃的水中10分钟 |
加2滴碘液 |
2 |
馒头碎屑适量 |
? |
(1)为了形成对照,2号试管中加入2毫升。
(2)滴加碘液后,不变蓝的是试管。原因是唾液淀粉酶将淀粉分解成了。
用如图所示装置研究CO2含量和光照强度对某种树叶光合作用的影响,在25℃的室温下,利用生长状况相同的若干同种鲜树叶进行实验(CO2缓冲液能调节密闭小室内C02浓度保持相对恒定),测量结果如表.请分析回答:
组 别 |
实验条件 |
液滴移动 的量(mL/h) |
|
光照强度(lx) |
CO2体积 分数(%) |
||
1 |
600 |
0.04 |
右移2.2 |
2 |
800 |
0.04 |
右移6.0 |
3 |
1000 |
0.04 |
右移9.0 |
4 |
1000 |
0.05 |
右移11.2 |
5 |
1200 |
0.04 |
右移9.0 |
6 |
1400 |
0.04 |
右移9.0 |
(1)不考虑密闭小室内温度的变化,装置中液滴右移的原因是相同时间内树叶光合作用产生的O2体积(选填">""="或"<")呼吸作用消耗的O2体积.
(2)与第3组实脸相比.第5、6组实验中.液滴右移的量没有增加,主要是受的影响.
(3)分析表中数据,说说光照强度对该树叶光合作用的影响:.
小江对滴水观音(又名"海芋")叶尖滴水现象进行了探究.
(1)是不是它的叶片没有气孔?小江制作了海芋叶表皮装片,放在显微镜下观察,如图1是操作显微镜的步骤,正确的排序是(填序号),发现叶表皮上有大量气孔,即它可以通过气孔蒸腾水分,滴水现象另有原因.
(2)是不是它的叶片有特殊结构?用放大镜观察叶片,发现叶片边缘有两圆环状叶脉(如图2),其它叶脉与环状叶脉相连.
(3)是不是环状叶脉把水汇集到叶尖后滴出的呢?进一步实验,发现海芋叶尖处有空腔,环状叶脉中的(填结构名称)与叶尖空腔相通,从而把水输送到叶尖处滴出.可见,生物的结构与功能是的.
面粉中除淀粉外还富含蛋白质、维生素、无机盐(钾、锌、镁、钙)等,面粉是否越白越好?某研究所分析了取自同种小麦三个不同部位的面粉样品,颜色和营养素成分如表:
样品 |
颜色 |
维生素(mg/100g) |
无机盐(μg/g) |
蛋白质(%) |
|||||
B1 |
B2 |
B4 |
K |
Mg |
Ca |
Zn |
|||
1号 |
最白 |
0.07 |
0.01 |
0.06 |
1201 |
155 |
178 |
4845 |
11.8 |
2号 |
次白 |
0.17 |
0.02 |
0.06 |
1407 |
254 |
212 |
7155 |
12.9 |
3号 |
最暗 |
0.27 |
0.02 |
0.07 |
1626 |
355 |
237 |
9220 |
14.1 |
回答问题如下:
(1)淀粉被食用后在消化系统内最终消化成,它是人体所需的主要来源.
(2)对于以上图表数据分析正确的是(选填序号).
A.取粉部位越靠近外侧,颜色越暗
B.维生素在三种样品中的含量为最白>次白>最暗
C.无机盐在麦粒内的含量与其所在部位有关
D.蛋白质在小麦粉最主要的营养素
(3)面粉是否越白越好?从平衡膳食的角度,你对父母购买面粉的建议是.
(4)面粉的颜色深浅还与出粉率有关,出粉率越高,颜色越深,100千克小麦磨出80千克的面粉比磨出70千克的面粉颜色(选填"白"或"暗").
人们早就发现植物具有向光性,而生长素的发现至今不到百年"许多科学家先后用胚芽稍对此进行过实验研究,如图是三位科学家所做的部分实验.
(1)达尔文通过实验证明了胚芽稍向光一侧弯曲生长与有关.
(2)拜尔的实验D中,推测几天后胚芽稍将(选填"向左弯曲"、"向右弯曲"或"直立")生长.
(3)在拜尔实验的基础上,温特实验的猜想是:.
(4)温特的实验还不够严密,他还需要补充一个实验,具体操作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