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究光照或水分对植物生存的影响时,设置了如下表的实验,请据表回答下列问题;

(1)①号幼苗与②号幼苗所处环境的变量是 ,①号与③号、④号幼苗所处环境的变量是 。
(2)在这个实验中,以 号幼苗为对照。
(3)将1号幼苗与3号、4号幼苗比较,其中能正常生长的是 号幼苗,不能正常生长的是 号幼苗,通过这组实验可得出的结论是: 是影响植物生存的因素之一。
(4)将上述结论综合,可知: 等是影响植物生存的因素。
(共4分)回忆我们所做的探究,图甲、乙表示两块载玻片,分别在载玻片两端各滴一滴草履虫培养液,并使两滴培养液连通,当在两侧载玻片右侧培养液的边缘分别放一粒食盐和一滴肉汁,
分析可能出现的现象。
乙()
⑴在甲、乙载玻片的下方的括号内用箭头表示草履虫移动的方向。
⑵该实验说明生物体(如草履虫)对外界的刺激能作出一定的_________。这是生物的基本特征。
⑶单细胞生物与人类关系密切,它们能①形成赤潮 ②寄生在人体内 ③净化水体,
作为鱼类的天然饵料。其中对人类有用的是________。(填序号)
实验探究:某生物兴趣小组的同学,为了验证细菌对植物遗体的分解作用,提出了三种实验方案。三种方案的共同点是:将同一种树的落叶分成甲、乙两组,实验过程中都滴加蒸馏水,使树叶保持湿润。
方案1:将甲组放在无菌条件下,乙组放在自然条件下(暴露空气中)。
方案2:将甲组灭菌后放在无菌条件下,乙组放在自然条件下。
方案3:将甲、乙两组都进行灭菌处理,甲组放在无菌条件下,乙组接种细菌后放在无菌条件下。
请回答:
(1)提出问题:
(2)作出假设:
(3)该实验的变量应该是有无,甲乙两组要不要用相同的树叶?。
(4)为什么要保持树叶湿润?。
(5)三个实验方案中的方案最合理。
小明为研究酵母菌的作用,设计了如下实验:在4个瓶子中分别加入等量的干酵母(内有活酵母菌),然后按图示进行操作,最后密封A、B、C的瓶口,几天后观察比较现象。试分析回答:

(1)小明的上述实验中,实际设计了几组对照实验?;变量为葡萄糖的一组对照装置是和。
(2)若想尽快观察到明显的实验现象,应最好将上述各装置放在什么地方(或环境中)?。
(3)正常情况下,会发现装置和(填装置代码)内的液体中有气泡冒出,原因是其中的葡萄糖分解产生了气体;装置中最有可能产生酒精。
探究实验
下面是观察叶片结构实验的几个方法步骤,正确的排列顺序是()
①将新鲜的叶片平放在载玻片上 ②横向迅速切割叶片
③右手捏紧并排的两个刀片 ④选用最薄的一片制成临时装片
⑤把刀片夹缝中存在的薄片放入水中
操作的正确顺序是→→→→
如果你翻动花园、庭院中的花盆或石块,常常会看到一些身体略扁、长椭圆形、灰褐色或黑色的小动物在爬行,这就是鼠妇,又叫潮虫。当你搬开花盆或石块,鼠妇很快就爬走了。这是为什么呢?是因为环境变明亮了吗?某同学对此进行了探究,请你将他探究活动的过程写完整。
(1)提出问题:鼠妇会选择阴暗的环境吗?
(2)作出假设: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制订实施探究的方案:在铁盘内放上一薄层湿土,一侧盖上不透光的厚纸板,另一侧盖上透明的玻璃板,在铁盘两侧中央处各放5只鼠妇,观察鼠妇的行为。这样在盒里就形成了 和两种环境。该实验的变量是_____________。
如果在铁盘两侧中央各放1只鼠妇(填:是、否)可以得出准确的结论?为什么?
(4)分析结果,得出结论:该同学对上述实验重复了5次,结果如下表。
| 环境 |
第一次 |
第二次 |
第三次 |
第四次 |
第五次 |
| 明亮 |
0只 |
1只 |
2只 |
0只 |
2只 |
| 阴暗 |
10只 |
9只 |
8只 |
10只 |
8只 |
为了使实验结论更准确,应对上述数据作怎样的处理?
(5)结论:对鼠妇的生活有影响,鼠妇喜欢在的环境中生活。
(6)该同学通过探究土壤湿度对蚯蚓生活的影响,利用了现代生物学研究的最重要的方法——_________,此外,还有很多其他的方法,例如,分类法、___________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