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宋理学家周敦颐的“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爱莲说》)与元王冕的《墨梅图》颇有相通之处。两者所体现的认识论与艺术手法的相同之处分别是
| A.格物致知、浪漫主义 | B.反省内心、变化万端 |
| C.知行合一、写实主义 | D.格物致知、托物言志 |
社会主义建设新时期,我国法律制度逐步健全的表现是( )
①十一届三中全会提出“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的法制建设方针
②全面立法,建立法律体系
③使民主政治建设趋于制度化、法律化
④加强和扩大基层民主
| A.①②③ | B.①③④ | C.①②④ | D.①②③④ |
1945年,黄炎培曾对毛泽东说:“我生六十余年,耳闻的不说,所亲眼见到的,真所谓‘其兴也勃焉其亡也忽焉’”。毛泽东肃然相答:“我们已经找到了新路,我们能跳出这周期率”。毛泽东找到的“新路”是( )
| A.实现社会主义民主 |
| B.实现村民自治制度 |
| C.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
| D.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
申纪兰是共和国史上惟一的一至十一届全国人大代表。1999年3月的九届人大二次会议上,她参加审议的宪法修正案的内容中有( )
| A.“一国两制,实现祖国完全统一” |
| B.“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 |
| C.“集中力量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 |
| D.“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全面建设小康社会” |
民主政治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近代以来,先进的中国人为之做出了不懈的努力和探索。对以下三部法律的表述错误的一项是
| A.颁布于1912年、1949年、1954年 |
| B.由南京临时政府参议院、新政协、全国人大制定 |
| C.体现资产阶级民主宪法、新中国临时宪法、社会主义类型宪法性质 |
| D.标志着近代民主革命高潮、社会主义革命胜利、过渡时期政治建设成就 |
下图是小李同学在历史笔记中用图示法学习新中国民主政治建设的发展历史。请你帮助他标注出“伟大转折”的历史事件( )
| A.第一届全国人大召开 | B.社会主义制度的确立 |
| C.中共八大的召开 | D.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