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图是由甲、乙、丙三个神经元(部分)构成的突触结构。神经元兴奋时,Ca2+通道开放,使Ca2+内流,由此触发突触小泡前移并释放神经递质。据图分析,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乙酰胆碱和5-羟色胺在突触后膜上的受体相同 |
B.若乙神经元兴奋,会引起丙神经元兴奋 |
C.若某种抗体与乙酰胆碱受体结合,不会影响甲神经元膜电位的变化 |
D.若甲神经元上的Ca2+通道被抑制,会引起乙神经元膜电位发生变化 |
右图是某生态系统示意图,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该生态系统中有5条食物链 |
B.该图中蝉鸣叫的现象是生态系统中化学信息 |
C.该图中所有生物共同构成生态系统 |
D.该系统中黄雀是第四营养级、三级消费者 |
下列各图中最能准确表示发生在弃耕农田上群落演替过程中群落丰富度的是()
从能量流动的特点分析,在农田生态系统中,农民采用的下列方法中不能使农作物增加产量的是( )
A.使用除草剂和人工除草 B.使用农药消灭害虫
C.温室种植时,降低夜间的温度 D.喷洒适宜浓度的生长素
关于生态系统能量流动传递效率为10%的理解,正确的是()
A.某一营养级约有10%的个体被下一营养级吃掉 |
B.某一营养级约有10%的能量流到下一营养级 |
C.最顶部的消费者的能量约占生产者![]() |
D.分解者能量约占生产者能量的10% |
在实验室条件下培养大草履虫,该种群数量呈“J”型增长,其增长率的变化为( )
A.先增大再减小 | B.只增大 | C.只减小 | D.始终不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