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内品读。(录排时请去掉拼音)
我站在一旁,心里涌出一种捅马蜂窝的强烈愿望。那多有趣!我找来妹妹,乘爷爷午睡的当儿,悄悄溜到通往后院的小门口。我脱下褂子蒙住头顶。用上衣的前襟遮 盖下半张脸,只露一双眼,又把两根竹竿接绑起来,作为捣毁马蜂窝的武器。我和妹妹约定,她躲在门里,把住关口,待我捅下马蜂窝,赶紧开门放我进来,然后把 门关住。
当我的竿头触到蜂窝的一刹那,好像听到爷爷在屋内呼叫,但我已经顾不得别的。一些受惊的马蜂轰地飞起来,我赶紧用竿头顶住蜂窝使劲儿地摇撼两下,只听 “嗵”,一个沉甸甸的东西掉下来,跟着一团黄色的飞虫腾空而起,我扔掉竿子往小门那边跑。谁料到妹妹害怕,将门在里边插上,跑了。我一回头,只见一只马蜂 径直而凶猛地朝我扑来,好像一架燃料耗尽,决心相撞的战斗机。这复仇者拼死的气势使我惊呆了。我抬手想挡住脸,只觉眉心像被针扎似的剧烈地一疼,挨蜇了! 我捂着脸大叫,不知道谁开门把我拖到屋里。
(1)捅马蜂窝一段描写得紧张而惊险,这从“我” 、妹妹 和马蜂 等描写可以形象地感觉到。
(2)选文最后以自然段为什么只重点写了一只马蜂?
(3)只见一只马蜂径直而凶猛地朝我扑来,好像一架燃料耗尽、决心相撞的战斗机。这句话采用了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结合文意理解其运用的妙处。
(4)作者从动手捅马蜂窝到盼望再见到马蜂窝,他前后的不同表现说明了什么?
路旁的橡树
从北方到南方的两座大城市之间,人们打算修建一条公路。这条公路将会宽阔、平坦又漂亮。
开始筑路了。一天,工人们来到田野上,那里长着一片不大的灌木林。工程师批示未来的路要铺在哪里,工人们就往土里埋进排水管。
突然,工人们停了下来,把排水管放在地上。在这条路应该延伸过去的地方,挺立着一棵高高的橡树。它是那么粗壮、结实、挺拔,就像草原的哨兵一样。
工程师向工人们走来,他什么话也没对工人们说。工人们也沉默不语。工程师长久地看着筑路计划,然后把目光转向橡树,叹了口气。工人们也沉重地叹着气。
“计划是不可以修改的。”工程师说。
“橡树也不可以砍。”工人们说。
工程师拿出一根楔子,走到离橡树100米的地方,把楔子打进了地里。“现在谁也不会责备我们了。”他轻声地说。
几年过去了,一条宽阔的沥青公路从北方延伸到南方。它像箭一样笔直,但只在一个地方弯曲成马蹄形。
坐车过往这里的人不约而同地赞叹道:“筑这条路的人一定有一颗高尚的心。”
1.写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和反义词。
近义词:高尚( )赞叹( )
反义词:笔直( )宽阔( )
2.解释下列词语的意思,并造句。
不约而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用直线画出文中描写橡树的句子。
4.文中工程师和工人们都叹气是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坐车过往这里的人不约而同地赞叹筑这条路的人有一颗高尚的心是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阅读课文节选,完成练习。
莱伊恩自信只要一根坚固的柱子足以保证大厅安全,他的“固执”惹恼了市政官员,险些被送上法庭。莱伊恩非常苦恼,坚持自己原先的主张吧,市政官员肯定会另找人修改设计;不坚持吧,又有悖自己为人的准则。máo dùn( )了很长一段时间,莱伊恩终于想出了一条妙计,他在大厅里增加了四根柱子,不过这些柱子并未与天花板接触,只不过是装装样子。
三百多年过去了,这个秘密始终没有被人发现。直到前两年,市政府准备xiū shàn( )大厅的天花板时,才发现莱伊恩当年的“弄虚作假”。消息传出后,世界各国的建筑专家和游客云集。当地政府对此也不加yǎn shì( ),在新世纪到来之际,特意将大厅作为一个旅游景点对外开放,旨在引导人们chóng shàng( )和相信科学。
作为一名建筑师,莱伊恩并不是最出色的。但作为一个人,他无疑非常伟大,他能始终恪守自己的原则,哪怕是遭遇到最大的阻力,也要想办法抵达胜利。
1.看拼音,写词语。
2.写出下列词语的反义词。
安全( )自信( )伟大( )弄虚作假( )
3.“秘密”的意思是___________。文中“秘密”具体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照样子把句子写完整。
例:他能始终恪守自己的原则,哪怕是遭遇到最大的阻力,也要想办法抵达胜利。
他___________,哪怕___________,也要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橘林
沉甸句的秋日来到的时候,橘子熟了。橘林里一片阳光,一片橘黄。累累的果实,把许多枝条都压弯了。我跟妈妈(挎垮)着篮子到橘林里来采橘子。橘子树不高,很好采,一个,两个,三个……橘子很快地装满了一(蓝篮)子。
妈妈坐在田埂边休息,剥着橘子吃。我却来到一棵小橘树旁,这棵橘子树,是我前年种下的,现在也有一人多高了。它也结橘子了,这是它头一回结橘子呀,数一数,一共十八个。这棵小橘树,站在橘林里虽然不起眼,但它也在用全心吸收营养,吸收阳光,结出红红的橘子来。
我(拣捡)了两个熟透的摘下来,剥开橘皮,吃上一瓣橘子,凉凉的,甜甜的,水津津的橘子(滑猾)进我喉咙里,好舒服呀!我跑到妈妈跟前,将一个大红橘子递给妈妈,说:“这是我种的树上结的,可甜哪!”
妈妈捧着这个橘子,望着我,微微地笑。
1.在文中括号里划去不正确的字。
2.照样子写词。
例:(沉甸甸)的秋日
( )的秋日 ( )的冬日
( )的春日 ()的夏日
3.在文中找出下列词语的反义词或近义词。
反义词:难受( )
近义词:不显眼( )
4.摘录描写橘子好吃的句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为什么“妈妈捧着这个橘子,望着我,微微地笑”?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阅读课文节选,完成练习。
一到樱桃成熟的季节,大人们就讲“樱醉,桃饱,李伤胃”,管教我们不要滥吃。但我们哪肯顺从,常常是从这个果园奔到那个果园吃樱桃,把小肚子吃得鼓鼓的。大人们见了也拿我们没办法。因为村上是有这样的习俗:无论村内村外的人,或是过路客,见了水果摘几个吃吃是可以的,只要你不带走,便没有人管你。现在想想,这也是我们家乡的一种好客风尚——不吝啬,但不允许自私。
红樱桃鲜红透亮,小巧玲珑,长在纤细的绿色果柄上,就像用丝绒拴着的红玛瑙球儿。有时候,阿妈采几颗放在白瓷盘里招待客人,那就更好看了。我每次吃红樱桃都要玩赏一番,吞进肚子里后,仿佛觉得连肠子也是红一节、红一节的。
1.写出反义词。
快乐( )吝啬( )纤细( )
2.文中画横线的句子运用_________的修辞手法描写了樱桃的_________和_________。
3.文中破折号的作用是( )(写序号)。
(1)表示声音延长。
(2)表示解释说明。
(3)用于话题突然转变。
4.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我们家乡的一种好客风尚——“不吝啬”,是指_______________________;“但不允许自私”,是指_____________________。
让
初春的一天,我从火车站出来,几(jī jǐ)乎是被人流拥上了公共汽车。一上车,我的目光便被一位靠窗坐的老军人吸引住了。他年近七十,军帽下露出雪白的鬓发,在鲜艳夺目的帽徽领章映衬下,显示出一种军人的威严。
车到五一广场站,我终于轮到了一个座位,站得僵硬的双腿得到了解脱。这时,上来一位抱孩子的妇女,车厢里响起了售票员的声音:“哪位同志给抱小孩的让个座!”我这个年轻人本来想站起来,可是想到那站立的滋味,实在难受。迟疑之间,那稳重、沉默的老军人突然第一个开了口:“请到这里坐吧!”他扶着椅背(bēi bèi)吃力地站起来,拉过妇女坐在他的座位上,那军人头顶上的红星仿佛是一朵鲜红的彩霞,在车厢里闪闪发光。
此刻,我身下的椅子像长了无数的钢针,使我疼痛难忍,我第一次体会到坐着的滋味要比站着难受得多。于是,我悄悄地离开了座位,让更需要的人去歇歇吧!谁知,车子猛一停,强大的惯性使我失去了平衡,身子不由自主地向前栽去,一脚踩在老军人的脚背上,可是他竞一点儿知觉也没有。
终点站到了,人们蜂拥而下,老军人最后一个走出车门。此时,我看到他的左腿直挺挺地朝前挪动,发出咯吱咯吱的响声。啊!原来是假肢!我心头突然涌上一种热辣辣的感觉,不由得停住脚步,望着他那一跛一跛的身影消失在茫茫的人海中……
1.在括号内圈出正确的读音。
2.比一比,再组词。
栽( )脱( )涌( )
载( )说( )拥( )
3.用直线划出文中的比喻句,再填空。
这句话把___________比作___________。
请你再写一句比喻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联系上下文填空。
我第一次体会到坐着的滋味要比站着难受得多是因为__________________;我心头突然涌上一种热辣辣的感觉是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