碳和氮的化合物与人类生产、生活密切相关。
(1)在一恒温、恒容密闭容器中发生反应:Ni (s)+4CO(g)Ni(CO)4(g),ΔH<0。
利用该反应可以将粗镍转化为纯度达99.9%的高纯镍。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填字母编号)。
A.增加Ni的量可提高CO的转化率,Ni的转化率降低 |
B.缩小容器容积,平衡右移,ΔH减小 |
C.反应达到平衡后,充入CO再次达到平衡时, CO的体积分数降低 |
D.当4v正[Ni(CO)4]= v正(CO)时或容器中混合气体密度不变时,都可说明反应已达化学平衡状态 |
(2)CO与镍反应会造成含镍催化剂的中毒。为防止镍催化剂中毒,工业上常用SO2将CO氧化,二氧化硫转化为单质硫。
已知:CO (g)+O2(g)=CO2(g) ΔH=-Q1 kJ·mol-1
S(s)+O2(g)=SO2(g) ΔH=-Q2 kJ·mol-1
则SO2(g)+2CO (g)=S(s)+2CO2(g) ΔH= 。
(3)对于反应:2NO(g)+O22NO2(g),向某容器中充入10mol的NO和10mol的O2,在其他条件相同时,分别测得NO的平衡转化率在不同压强(P1、P2)下随温度变化的曲线(如图)。
①比较P1、P2的大小关系:________________。
②700℃时,在压强为P2时,假设容器为1L,则在该条件平衡常数的数值为____(最简分数形式)
(4)NO2、O2和熔融NaNO3可制作燃料电池,其原理如图所示。该电池在使用过程中石墨I电极上生成氧化物Y,其电极反应式为 。若该燃料电池使用一段时间后,共收集到20mol Y,则理论上需要消耗标准状况下氧气的体积为 L。
用双线桥法标出下列反应中电子转移的方向和数目:
2Al+ 6HCl ="=2" AlCl3 + 3 H2↑
此反应中,还原剂是,氧化剂是;
元素被氧化。
由此可知,氧化还原反应的实质是
根据你的理解再写一个常见的氧化还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甲、乙两人分别用不同的方法配制100mL 3.6mol/L的稀硫酸。
(1)配制溶液时,一般可以分为以下几个步骤:
①称量 ②计算 ③溶解 ④摇匀 ⑤转移 ⑥洗涤 ⑦定容 ⑧冷却
其正确的操作顺序为
(2)甲:量取18 mol/L的浓硫酸mL,小心地倒入盛有少量水的烧杯中,搅拌均匀,待冷却至室温后转移到100 mL 容量瓶中,用少量的水将烧杯等仪器洗涤2~3次,每次洗涤液也转移到容量瓶中,然后小心地向容量瓶加入水至刻度线定容,塞好瓶塞,反复上下颠倒摇匀。
①实验所用的玻璃仪器除烧杯和容量瓶外,还有、、;
②使用容量瓶前必须进行的一步操作是
③ 定容的正确操作是
(3)乙:用100 mL量筒量取20 mL浓硫酸,并向其中小心地加入少量水,搅拌均匀,待冷却至室温后,再加水至100 mL 刻度线,再搅拌均匀。
你认为此法是否正确?若不正确,指出其中错误之处
纯净物根据其组成和性质可进行如下分类。
(1)上图所示的分类方法属于(填序号)
A.交叉分类法 B. 树状分类法
(2)以H、O、S、N、K、Ba六种元素中任意两种或三种元素组成合适的常见物质,分别将其中一种常见物质的化学式填写于下表相应类别中:
物质类别 |
酸 |
碱 |
盐 |
氧化物 |
化学式 |
(3)从上表酸及氧化物中各选出一种能相互反应的物质,并写出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有A、B、C、D四种可溶性盐,它们分别是AgNO3、CuSO4、Na2CO3、BaCl2中的一种,现进行如下实验:
①若把四种盐分别溶解于盛有蒸馏水的四支试管中,只有C的溶液呈蓝色。
②若向①的四支试管中分别加盐酸,B的溶液有沉淀产生,D的溶液有无色无味的气体逸出。
根据①、②实验事实,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下列物质的化学式:
A.B.C.D.
(2)写出实验②中有关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实验室需要500ml 0.4mol·L-1的NaOH溶液,配制时:
(1)称量NaOH固体时,固体应放在__________中置于天平的左盘称量。
(2)配制过程中,下列仪器中肯定不需要使用的是。
(3)根据实验的实际需要和(2)中列出的仪器判断,完成实验还缺少的仪器是(填仪器名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若实验时遇到下列情况,所配溶液的浓度偏大的是。
A.加水定容时超过刻度线,又吸出少量水至刻度线 |
B.忘记将洗涤液转入容量瓶 |
C.容量瓶洗涤后内壁有水珠而未作干燥处理![]() |
D.溶液未冷却即转入容量瓶 |
E.定容时俯视刻度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