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下列说法符合事实的是

A.常温下由水电离产生的c(H+)=10-12 mol·L-1的溶液中加入铝粉都能够产生氢气
B.已知Ksp(AgCl)=1.56×10-10,Ksp(Ag2CrO4)=9.0×10-12。在含Cl、CrO42—浓度相同的溶液中滴加几滴稀AgNO3溶液时,则先生成AgCl沉淀
C.电解硫酸铜溶液一段时间后,加入氧化铜固体不可能使溶液恢复到原来的浓度
D.实验室制氢气,为了加快反应速率,可向稀H2SO4中滴加少量Cu(NO3)2溶液
科目 化学   题型 选择题   难度 较难
知识点: 探究影响盐类水解平衡的因素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向FeCl3、Al2(SO43的混和溶液中逐滴加入Ba(OH)2(aq),形成沉淀的情况如下图所示。沉淀的生成与溶解的pH列于下表(已知:偏铝酸钡易溶于水).以下推断正确的是

A.据图计算原溶液中c(Cl)=c(SO
B.OA段产生的沉淀为BaSO4和Fe(OH)3
C.AB段可能发生的反应是:2SO+2Ba2++ Al3+ +3OH= 2BaSO4+Al(OH)3
D.C点溶液呈碱性的原因是AlO水解,其离子方程式为:AlO+2H2O=Al(OH)3 +OH

相同温度下,容积均恒为2L的甲、乙、丙3个密闭容器中发生反应:
2SO2(g)+O2(g)2SO3(g)△H=-197kJ·mol-l。实验测得起始、平衡时的有关数据如下表: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Q1>Q3>Q2 =78.8kJ
B.三个容器中反应的平衡常数均为K=2
C.甲中反应达到平衡时,若升高温度,则SO2的转化率将大于50%
D.若乙容器中的反应经tmin达到平衡,则0~tmin内,v(O2)=mol/(L·min)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能使pH试纸呈红色的溶液中可能大量存在以下离子:Na+、NH4+、I、NO3
B.将CH3COOH溶液和NaOH溶液等体积混合,该溶液中一定存在的关系式为:c(Na+)=c(CH3COO)+c(CH3COOH)
C.pH=3的NaHA溶液中粒子浓度大小为:c( Na+)>c( HA)>c(A2)>c(H2A)>c(OH
D.CuSO4溶液遇到闪锌矿(ZnS)慢慢转化为铜蓝(CuS),是因为ZnS的溶解度大于CuS

下列有关实验操作设计、现象记录、结论解释都正确的是


实验操作设计
现象记录
结论解释
A
将少量浓硝酸逐滴加入Cu和稀硫酸的混合物中
产生红棕色气体
硝酸被还原为NO2
B
用坩埚钳夹住铝箔在酒精灯上加热
铝箔熔化但并不滴落
熔点:Al2 O3>Al
C
向某氯化亚铁溶液中加入
Na2O2粉末
出现红褐色沉淀
加入Na2O2粉末前,原氯化
亚铁溶液已经变质
D
向紫色石蕊试液中持续长时间通人氯气
溶液先变红,最后变为无色
氯气有漂白性

用NA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1mol C(金刚石)中含有C—C键的数目为4NA
B.标准状况下,22.4L乙烯中含有键的数目为5NA
C.含0.2molH2SO4的浓硫酸与足量铜充分反应,生成SO2分子的数目为0.1NA
D.电解精炼铜时,若阳极质量减少32g,则阴极得到电子的数目为NA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