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后面的题。
李广与兄弟共猎于山北,见卧虎焉,射之。一矢即毙,断其髑髅(dúlóu骷髅)以为枕,示猛也;铸铜其形为溲(排泄小便)器,示厌辱之也。他日复猎于山南,又见卧虎,射之,没矢饮羽。进而视之,乃石也,其形虎。退而更射。镞破竿折石不伤。余尝以问扬子云。子云曰:“至诚则金石为开。”余应之曰:“昔人有游东海者。既而风恶船漂不能制。船随风浪,莫知所。一日一夜得至一孤洲。其侣欢然,下石植缆,登洲煮食,食未熟而洲没。在船者斫断其缆。船复漂荡。者孤洲,乃大鱼,怒入水,吸波吐浪而去,疾如风云。在洲死者十余人。又余所知陈缟,质木人也。入终南山采薪还,晚趋舍。未至,见张丞相墓前石马,谓为鹿也,即斧砍之。斧缺柯折,石马不伤。此二者亦至诚也。卒有沉溺斧缺之事。何金石之所感偏乎?”子云无以应余。 
(节选自刘歆《西京杂记》,有改编)
下面各句中加点字的解释有错的一项是

A.示猛也(佩服) B.铸铜其形为溲器(模仿)
C.其形虎(像) D.者孤洲,乃大鱼(先前)

下面各句加点字解释相同的两项是

A.镞破竿折石不伤佣者笑应曰
B.船随风浪,莫知所次所旁丛祠中
C.向者孤洲,大鱼当立者公子扶苏
D.即斧挝之或为死,或以为亡

用现代汉语写出下列句子的意思。
(1)一矢即毙,断其髑髅以为枕。
(2)其侣欢然,下石植缆,登洲煮食。
俗话说“精诚所至,金石为开”,你认为本文作者同意这个观点吗?请你用自己的话说明理由。

科目 语文   题型 文言文阅读   难度 中等
知识点: 名著人物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文言文阅读
姜诗妻
广汉姜诗①妻者,同郡庞盛②之女也。诗事母至孝,妻奉顺尤笃。母好饮江水,水去舍六七里,妻常溯流而汲。后值风,不时③得还,母渴,诗责而遣④之。
妻乃寄止邻舍,昼夜纺绩,巿珍羞,使邻母以意自遗⑤其姑⑥。如是者久之,姑怪问邻母,邻母具对。姑感惭呼还,恩养愈谨。其子后因远汲溺死,妻恐姑哀伤,不敢言,而托以行学不在。姑嗜鱼鲙⑦,又不能独食,夫妇常力作供鲙,呼邻母共之。舍侧忽有涌泉,味如江水,每旦辄出双鲤鱼,常以供二母之膳。
赤眉散贼⑧经诗里,⑨弛兵而过,曰:“惊大孝必触鬼神。”时岁荒,贼乃遗诗米肉,受而埋之,⑩比落蒙其安全。
注释:①姜诗:人名。②庞盛:人名。③不时:不能按时。④遣:打发,使……走。⑤遗:(wèi)赠予。⑥姑:婆婆。⑦鲙:一种鱼。⑧赤眉散贼:指赤眉义军。⑨弛兵:放下兵器。⑩比落蒙其安全:并且村落由此而安全(无忧)。
、文中加点的字词解释不正确的是。( )
A水去舍六七里去:离开
B巿珍羞市:买
C邻母具对具:详细
D 贼乃遗诗米肉遗:留下
、 翻译句子
(1)诗事母至孝,妻奉顺尤笃。
(2)如是者久之,姑怪问邻母,邻母具对。
、“赤眉散贼经诗里”之事在文中有何作用?结合生活,你有什么感触吗?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
晋太元中,武陵人捕鱼为业,缘溪行,忘路之远近。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渔人甚异之。复前行,欲穷其林。
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便舍船,从口入。初极狭,才通人。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具答之。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讯。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停数日,辞去。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
既出,得其船,便扶向路,处处志之。及郡下,诣太守,说如此。太守即遣人随其往,寻向所志,遂迷,不复得路。
南阳刘子骥,高尚士也,闻之,欣然规往。未果,寻病终。后遂无问津者。
、《古汉语词典》对“鲜”字有以下几种解释。请根据语境,选出对“陶后鲜有闻”中“鲜”字的解释最恰当的一项。()

A.读xiān,活鱼。 B.读xiān,新鲜。
C.读xiǎn,少。 D.读xiān,鲜艳。

、选出划线词词义不同的一项()

A.林水源欲其林 B.不足为外人也此中人语
C.如外人来问讯 D.莲爱渔人甚异

、对课文《桃花源记》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这段选文通过表现渔人与桃花源中人的交往,描绘作者心目中的“乐土”,寄托了作者的社会理想。
B.作者用“遂迷”“未果”暗示了桃花源是虚构的,不存在的。
C.桃花源中人对渔人的盛情款待,表明桃花源是个和平富足的社会。
D.当时的社会没有阶级压迫,阶级剥削,就如桃花源一样。

、把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为现代汉语。
⑴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
⑵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

读智慧之美:阅读文言语段《大鼠》完成后面的答题。
万历间。宫中有鼠,大与猫等,为害甚剧。遍求民间佳猫捕制之,辄被啖食。适异国来贡狮猫,毛白如雪。抱投鼠屋,阖其扉,潜窥之。猫蹲良久,鼠逡巡自穴中出,见猫怒奔之。猫避登几上,鼠亦登,猫则跃下。如此往复,不啻百次。众咸谓猫怯,以为是无能为者。【A】而鼠跳掷渐迟,硕腹似喘,蹲地上少休。猫【B】疾下,爪掬顶毛,口龄首领,辗转争持,猫声呜呜,鼠声啾啾。启扉急视,则鼠首已嚼碎矣。然后知猫之避非怯也,待其惰也。彼出则归彼归则复用此智耳。噫!匹夫按剑何异鼠乎?
、解释下列划线词的意思:

A.被啖食 B.其扉 C.潜窥 D.众谓猫怯

、请根据文意将“即”和“既”分别填到文中A、B处
、请用两个逗号将将文中划线“彼出则归彼归则复用此智耳”句断开。
、翻译下列句子:
适异国来贡狮猫,毛白如雪。
、“如此往复,不啻百次。”中“如此”所指的具体内容是什么?(请用文中的原句回答。)
、请简要概括本文的主要内容,并说说你从故事中明白了一个什么道理?
、请你再写出一个与鼠有关的俗语或成语。

客至①   [唐]杜甫   
舍②南舍北皆春水,但见群鸥日日来。 花径不曾缘客扫,蓬门③今始为君开。   
盘飧市远无兼味,樽酒家贫只旧醅④。 肯⑤与邻翁相对饮,隔篱呼取⑥尽余杯⑦。
注释:①客至:客指崔明府,明府,县令的美称。②舍:指家。③蓬门:用蓬草编成的门户,以示房子的简陋。 ④市远:离市集远。兼味:多种美味佳肴。旧醅:隔年的陈酒。樽酒句:古人好饮新酒,杜甫以家贫无新酒感到歉意。⑤肯:能否允许。⑥呼取:叫,招呼⑦馀杯:余下来的酒。   
(二)王安石待客
王安石在相位,子妇之亲萧氏子至京师,因谒公,公约之饭。翌日,萧氏子盛服而往,意为公必盛馔。日过午,觉饥甚而不敢去。又久之,方命坐,果蔬皆不具,其人已心怪之。酒三行,初供胡饼两枚,次供猪脔数四,顷即供饭,傍置菜羹而已。萧氏子颇骄纵,不复下箸,惟啖胡饼中间少许,留其四傍。公取自食之,其人愧甚而退。
【注释】①子妇之亲:儿媳妇家的亲戚。②京师:京城。③果蔬:泛指菜肴。④酒三行:指喝了几杯酒。⑤脔:切成块的肉。⑥箸:筷子。
认真阅读上面两则材料,回答问题。
、(A)材料一中客至是什么季节?(B)这是一首七言_______,(C)这种诗体颔联和颈联句式上有什么特点?
、仔细阅读材料一,我们会发现首联、颔联内容为A客,颈联、尾联为B客(各填一动词)。
、解释材料二中加点的字词。
、材料二末了说“公取自食之”,那么王安石到底吃了什么?
、请在材料二中找出与“公取自食之”中的“食”意思相同的词。
、比较两则材料,说说杜甫和王安石各有什么传统美德?

《刻舟求剑》
楚人有涉江者,其剑自舟中坠于水,遽契其舟,曰:“是吾剑之所从坠。”舟止,从其所契者入水求之。舟已行矣,而剑不行,求剑若此,不亦惑乎?
、《刻舟求剑》选自《》,作者,战国末秦国人。
、与“而剑不行”的“而”用法相同的是()
A、先自度其足,置之其坐 B、至之市,忘操之 C、拔山倒树
、文中点明中心的句子是,这句话的意思是
、这个故事使你悟出的道理是:______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