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面宋词,完成后面的题。
满庭芳残梅
李清照
小阁藏春,闲窗锁昼,画堂无限深幽。篆香[1]烧尽,日影下帘钩。手种江梅渐好,又何必、临水登楼。无人到,寂寥浑似,何逊[2]在扬州。
从来知韵胜,难堪雨藉,不耐风揉。更谁家横笛③,吹动浓愁。莫恨香消雪减,须信道、扫迹情留。难言处,良宵淡月,疏影尚风流。
注释:[1]篆香,对盘香的喻称。[2]何逊:南朝梁代著名的文学家,有《扬州早梅》诗。下列对这首词中语句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小阁藏春,闲窗锁昼”的意思是:美好的春光和充满生气的白昼,都被藏锁起来。 |
B.“难堪雨藉,不耐风揉”的意思是:不管狂风还是暴雨,梅花都巍然挺立,傲然不屈。 |
C.“须信道、扫迹情留”的意思是:一定要相信,即使梅花开败,它的情韵也长留人间。 |
D.“良宵淡月,疏影尚风流”的意思是:梅花的姿影会在美好的月夜显出独有的俊俏。 |
下列对这首词的赏析,不正确的两项是
A.上片首先描写深暗的环境,然后抒赏梅之情,发寂寞之感。 |
B.下片转而写风、雨、笛声、冬雪、月夜,已不再着笔于梅花。 |
C.全词写出了作者在冷清寂寞之中所产生的深切感伤之情。 |
D.词中的梅花衬托出词人恶劣的生活环境,体现了作者自强不息的精神。 |
E.本词使用“又何必”“从来”“尚”等虚词,转折达意,呼应传神,跌宕多姿。下列诗句中梅花的形象,与其他三项不相同的一项是
A.虬枝凌寒,独傲冰峰艳。 |
B.自古承春早,严冬斗雪开。 |
C.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 |
D.雪虐风号愈凛然,花中气节最高坚。 |
千百年来,梅花精神已被植入中国文化的血脉中。人们赏梅、咏梅、评梅、画梅,用梅花寄托怀抱、陶冶情操。请结合你的文化积累,任选一个角度,谈谈你心目中的梅花精神。
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后面问题。(共7分)
云
来鹄
千形万象竟还空,映水藏山片复重。无限旱苗枯欲尽,悠悠闲处作奇峰。
(1)请简析诗歌“云”这一形象的双重意蕴。
(2)请从对比的角度分析这首诗的三四句。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
始闻秋风
刘禹锡
昔看黄菊与君别,今听玄蝉我却回。
五夜飕飗枕前觉,一年颜状镜中来。
马思边草拳毛动,雕眄青云睡眼开。
天地肃清堪四望,为君扶病上高台。
【注】飕飗:形容风声。眄:斜着眼睛看。这首诗的首联运用了怎样的表现手法?请作简要分析.
秋天的一景一物无不触动着诗人的情怀。请结合“动”“开”二字分析这首诗的颈联,说说诗人在诗中抒发了怎样的情怀?
古诗鉴赏
题葡萄图徐 渭①
半生落魄已成翁,独立书斋啸晚风。
笔底明珠无处卖,闲抛闲掷野藤中。
【注】 ①徐渭(1521~1593),明代杰出的书画家、文学家。字文长,号天池山人,晚年号青藤道士。性情放纵,屡试不第。
(1)诗人是一个什么样的形象?请联系具体诗句作简要分析。(4分)
(2)作者选取的“明珠”这一意象意蕴丰富,请结合全诗内容分析鉴赏。
阅读戴望舒的《雨巷》,回答后面问题。(5分)
撑着油纸伞,独自
彷徨在悠长、悠长
又寂寥的雨巷
我希望逢着
一个丁香一样地
结着愁怨的姑娘
她是有
丁香一样的颜色
丁香一样的芬芳
丁香一样的忧愁
在雨中哀怨
哀怨又彷徨
她彷徨在这寂寥的雨巷
撑着油纸伞
像我一样
像我一样地
默默彳亍着
寒漠、凄清,又惆怅诗中的两个主要意像是什么?
本诗的感情基调是什么?
阅读《沁园春·长沙》上片,回答后面问题。
独立寒秋,湘江北去,橘子洲头。看万山红遍,层林尽染;漫江碧透,百舸争流。鹰击长空,鱼翔浅底,万类霜天竞自由。怅寥廓,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本片有一个领字,请找出来,并指出它领起了下文的那些句子?
从“万山红遍,层林尽染”想起了杜牧《山行》中的
,。对“怅寥廓,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三句诗的意思解释最准确的一项是( )(3分)
A.面对“万类霜天竞自由”的大千世界,诗人思绪万端;广阔无垠的大地呀,谁才是主宰你命运的真正主人呢? |
B.面对高而深邃的天空、辽阔无边的大地,诗人焦躁地思虑着:中国的革命由谁来掌舵呢! |
C.通过询问大自然的盛衰荣枯应由谁来主宰的问题,表达出诗人愤恨不平的心情。 |
D.通过对湘江深秋景象的描绘,即景生情,提出了革命领导权的问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