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面的材料,回答问题。
某翻译家在《文艺报》上撰文指出:有人说中国人称自己的国家为“中国”,表示自己是坐镇在世界中央的天朝,说明中国人自傲。但从国名的中文翻译来看,译名却能够表达中国人的感情。例如,“英国”为什么不译作“阴国”?“美国”不译作“紊国”?“德国”为什么不译作“歹国”?这是因为中国人要从同音字中选出具有最美好含义的字来命名这些国家。用什么字呢?用“英雄”的“英”、“美丽”的“美”、“道德”的“德”、“法律”的“法”、“芬芳”的“芬”、“祥瑞”的“瑞”……而外国,比如英国,用英文译别国的国名,只用音译,译名中不含有褒贬意义。请用一句话概括该翻译家的观点。
请简要阐述你对上述材料的看法。(150字左右)
阅读下面一则消息,概括其核心内容,要求不超过30字。
国家主席习近平近日出访拉美时,国礼名单中有一套DVD光盘受到了人们的广泛关注。其中包括赵宝刚执导的两部作品《北京青年》、《老有所依》和滕华涛执导的《失恋33天》。这三部作品均以当下中国城市普通百姓的日常生活和共同际遇为题材。它们或许未必体现中国当代影视制作的最高水平,却具有典型性和代表性。既体现了当今国与国之间交往的新趋势,更体现了新时期中国主动塑造国家形象的深刻用意。
送国礼首先要考虑是否具有本民族特色。像泰国等佛教国家,常常采用一些以佛教为题材的礼品;欧洲的一些国家,比如捷克的玻璃制造业非常发达,就会拿玻璃制品当国礼送。从新中国成立至今,我国送出去的国礼数不胜数、各有特色。外交部礼宾司前参赞吴德广说:“雕漆、景泰蓝、木雕、丝织、刺绣、湘绣等,经常作为我国的国礼。”
事实上,现实题材影视剧首次成为“国礼”,不仅使长期以丝绸、瓷器、绘画等艺术品作为主打内容的“国礼”显得更具时代感,也为外国友人打开了一个了解中国的窗口。文化软实力的输出对于中国塑造更加可亲的国际形象有着更为强大的推动作用。(人民网)
阅读材料,谈谈你对“老人摔盘子离席”这一事件的看法。(50字以左右)
“世界上最遥远的距离莫过于我们坐在一起,你却在玩手机”,这是网上流传很广的一句话。当这句话成为现实时,多少会有一些悲凉。近日,青岛市民张先生与弟弟妹妹相约带着孩子去父母那里吃晚饭,饭桌上老人多次想和孙子孙女说说话,但面前的孩子们却个个只顾抱着手机玩,老人受到冷落后,一怒之下摔了盘子离席。
5 |
将下面四句诗,按恰当的顺序填入横线处。(只填序号)
一次,唐朝诗人贺知章、王之涣、杜甫、李白四位好友在一起饮酒赏月。席间,有人提出以圆月酒杯为内容各吟一句联成一首绝句,联不上者不得喝酒。贺知章先吟出第一句:“。”吟罢,他斟了一杯酒。王之涣续吟第二句:“。”随及,他也给自己斟了一杯酒。杜甫先斟了一杯酒,放在自己面前吟道:“。”下面该李白了,只见他慢条斯理伸手将三杯酒全端在自己面前一饮而尽,然后哈哈笑着吟道:“。”另三位诗人大笑不已。
①金樽斟酌月满轮②手举金樽带月吞
③圆月跌入金樽内④一轮圆月照金樽
名著《水浒传》塑造了众多个性鲜明的英雄形象。其中有这样两个情节:杨志在汴梁买刀时不堪牛二的撩拨将他杀了,后怕连累他人主动去官府自首;鲁智深替金氏父女打抱不平,三拳打死镇关西后用智逃脱。你怎么评价这两位英雄好汉的做法?
请你根据古人的名和字的相关原则,解析下列古人的名字关系
唐代的韩愈,字退之三国的曹操,字孟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