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面的材料,回答问题。
某翻译家在《文艺报》上撰文指出:有人说中国人称自己的国家为“中国”,表示自己是坐镇在世界中央的天朝,说明中国人自傲。但从国名的中文翻译来看,译名却能够表达中国人的感情。例如,“英国”为什么不译作“阴国”?“美国”不译作“紊国”?“德国”为什么不译作“歹国”?这是因为中国人要从同音字中选出具有最美好含义的字来命名这些国家。用什么字呢?用“英雄”的“英”、“美丽”的“美”、“道德”的“德”、“法律”的“法”、“芬芳”的“芬”、“祥瑞”的“瑞”……而外国,比如英国,用英文译别国的国名,只用音译,译名中不含有褒贬意义。请用一句话概括该翻译家的观点。
请简要阐述你对上述材料的看法。(150字左右)
根据下面材料,拟一条以“拒绝冷漠,传递温暖”为主题的公益广告词。要求:主题鲜明,感情真挚,构思新颖,语言简明,使用不少于两种修辞手法。(15—30字)
2011年10月13日,2岁的小女孩小悦悦在广东佛山相继被两车碾压,18名路人路过但都视而不见,漠然而去,直到一名拾荒阿姨出现才上前施以援手,此事引起全国人民的广泛关注,社会上发出了呼唤良心回归的强烈呼声。
阅读下面一段话,然后回答问题。
2010年12月21日晚10时40分许,某大学副校长上课时,教室管理员以“锁门时间已过”为由,在门口大声催促“锁门了”。该副校长得知对方身份和来意后说,“教学重要还是锁门重要?”“我可以明天就让你走人”。此事在学生中引发争议。根据校方规定,老师上课时间到晚9时30分结束,教学楼关闭时间为晚上10时30分。
(1)你认为事件中谁的做法欠妥?请作评论。要求观点鲜明,语言简洁,写出理由。
(2)请选择你认为表达不当的一方,为他拟写一句得体的话。
根据上下文意,在横线处填上适当的句子,使内容、句式一致。
每个人都是一本书。在如今浮华奢靡的时代,很多人美容化妆,在自己的封面上大做文章;,。他们用塑料封套给自己戴起朦胧的面纱,他们用檀香礼盒让自己住进豪华包间,却常忘了充实里头的内容,反倒任凭其匮乏、瘠薄、荒芜。
下面的文句,是陈毅为纪念鲁迅逝世十四周年写的一幅对联,请将其顺序重新整理,把序号填在横线上。
①岂仅文坛闯将②懂得进退攻守③一生最恨清闲
④莫作空头文学家⑤敢于嬉笑怒骂⑥临死也不宽恕
上联:要打叭儿落水狗,,,。
下联:,,,不愧思想权威。
太平洋保险公司打出了一条精彩的广告语:“平时注入一滴水,难时拥有太平洋。”请你说说,这句广告语好在何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