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知:

△


△
,且
、
、
、
均大于零,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断开![]() 键所需的能量为![]() |
B. ,则氢分子具有的能量高于氯气分子具有的能量 |
C. △![]() |
D.向 中通入 ,发生反应时放热![]() |
下列反应中,氧化剂与还原剂的物质的量的比值从大到小的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①2Na2O2+2CO2=2Na2CO3+O2↑②3S+6NaOH=2Na2S+Na2SO3+3H2O③KClO3+6HCl=KCl+3Cl2↑+3H2O
| A.①②③ | B.②①③ | C.①③② | D.②③① |
下列实验设计和结论相符的是
| A.将碘水倒入分液漏斗,加适量乙醇,振荡后静置,可将碘萃取到乙醇中 |
| B.某气体能使湿润的蓝色石蕊试纸变红,该气体水溶液一定显酸性 |
| C.某无色溶液中加硝酸钡溶液,再加入盐酸,沉淀不溶解,则溶液中一定有SO42— |
| D.某无色溶液中加盐酸,产生无色气体,溶液中一定有CO32— |
A2、B2、C2 3种单质和它们离子间能发生下列反应2A-+C2=2C-+A2、2C-+B2=2B-+C2,若X-能与C2发生反应2X-+C2=2C-+X2,有关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氧化性B2>C2>A2 | B.还原性X->C->B- |
| C.X2与B-能发生反应 | D.X2与B-不能发生反应 |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在饱和氯化铁溶液中逐滴加入NaOH溶液,不可制得Fe(OH)3胶体 |
| B.胶体与其他分散系的本质区别是胶体能发生丁达尔效应 |
| C.用半透膜分离淀粉和食盐的混合液 |
| D.Fe(OH)3胶体逐渐加入稀硫酸,会产生沉淀而后溶解 |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在氧化还原反应中,氧化剂与还原剂不一定是两种不同的反应物 |
| B.在氧化还原反应中,生成物不一定是氧化产物或还原产物 |
| C.元素由化合态转化为游离态时,该元素一定被还原 |
| D.有单质参加的反应不一定属于氧化还原反应 |